春水连桃叶,垂杨满石城。
兴亡无限恨,啼杀六朝莺。
春水连桃叶,垂杨满石城。
兴亡无限恨,啼杀六朝莺。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水天一色的桃叶渡口与满城垂柳的石城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历史的沉重感。
“春水连桃叶”,开篇即以“春水”与“桃叶”相联,春水泛滥,桃叶随波逐流,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跃然纸上。春水不仅滋养了桃叶,也映照出生命的活力,但这份活力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历史沧桑。
“垂杨满石城”,接着以“垂杨”与“石城”相映成趣。垂杨轻拂,绿意盎然,而石城则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满城的垂杨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每一根枝条都可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
“兴亡无限恨”,这句诗将情感推向高潮。无论是自然界的变迁还是人类社会的兴衰,都蕴含着无尽的遗憾与悲痛。这里的“兴亡”不仅仅指自然界的更替,更是对历史长河中王朝更迭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啼杀六朝莺”,最后以“六朝莺”的啼鸣结束全诗。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六个朝代。这里用“啼杀”来形容莺鸟的啼叫,既形象地描绘了鸟儿的哀鸣,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愁。莺鸟的啼叫似乎在为历史的沉沦与生命的短暂哀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短暂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万亩松阴一径开,象王此地有楼台。
春残好树惊花尽,风度和銮识驾来。
香篆半销僧定久,钟声欲断鹤飞回。
空门景物多清赏,未解朝衣愧不才。
黑风吹海海水立,银山万丈高巀岌。
天吴簸浪天为湿,蛟龙掀舞出复入。
羲和著鞭六龙急,扶桑曙色光煜熠。
金乌飞上百怪蛰,一碧万顷秋可挹。
海东之鸷怒翔集,片雪飘萧双翅戢。
浪花滚滚石濈濈,㩳身向日思远及,锦鞲金旋不可絷。
忆我挂席东海东,海云海水浮空濛。
神鸷时来休雪羽,玉立苍石吹刚风。
吴君此画将无同,奇气矫矫横秋空。
将军屏帐宁久容,便当飞入天九重。
鴐鹅奋击层云中,四野狐兔无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