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二首·其一》
《偶题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刘言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0)
翻译
金榜上的荣耀和名声都已消失殆尽,病弱的身体如今只是个平民,还要面对生活的困扰。
春天的少女面带微笑,没有忧愁之色,却在别人的家中跳起了柘枝舞。
注释
金榜:科举考试中的成功名单。
荣名:显赫的名声。
失尽:全部失去。
病身:病弱的身体。
庶:平民百姓。
投魑:陷入困境,比喻生活艰难。
春娥:春天的少女。
慢笑:微笑缓慢。
无愁色:面带无忧无虑的表情。
别向:在其他地方。
人家:别人家。
舞柘枝:跳柘枝舞,古代的一种舞蹈。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言史的《偶题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些诗句展现了古典诗词特有的意境和情感。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这里的“金榜”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公布功名的榜单,而“荣名”则是通过这类考试获得的荣誉与美好名字。诗人用“俱失尽”表达了对过去荣耀的一种放弃和失落感。而“病身为庶更投魑”,则描绘了一种身心俱疲、精神沮丧的情状。“为庶”意味着变得平凡,而“更投魑”则是指精神上的迷茫与困顿,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悠闲自得的情景。“春娥”是指春天的美好少女,“慢笑无愁色”形象地展示了她的淡定与从容。而“别向人家舞柘枝”,则可能是在表达这位女子即将离去,或者在告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柘枝”是常用来比喻春天的花枝,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东西或记忆。

整体上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去荣耀与现实困顿之间的矛盾,以及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情感起伏。

作者介绍
刘言史

刘言史
朝代:唐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虞城怀古

虞坂山深树石苍,偶来吊古独彷徨。

草生夜雨闲田绿,蓬断秋风假道荒。

霸业千年惭诡谲,忠臣一谏系存亡。

行人莫向空城宿,拍枕河声东去长。

(0)

言怀柬解州典教黎先生

袖拂烟霞卧石矶,平田漠漠树依依。

碧天云静鹤心远,白露江寒雁影稀。

微命未沾生不偶,老怀虽壮事多违。

中条尽有诛茅处,一任王孙归不归。

(0)

中秋小酌录呈诸贤友二首·其一

浮云四敛见膧胧,蟾泣秋霄海雾空。

万里素虹生碧落,九天丹桂堕金风。

玉光浮动舞衣上,银汉横斜醉眼中。

入手酒杯须强饮,不知来岁与谁同。

(0)

和王清源秋日漫兴五首·其五

白鸟飞飞绿柳长,雨收秋水满横塘。

败荷折柄馀残翠,老藕着花留晚香。

(0)

谢李孟起同知惠扇

南浦朝云月样裁,歘然飞坠五茸来。

冰丝细薄难为骨,蝉翼轻盈易脱胎。

重价倍增凡俗妒,仁风一播郁蒸开。

欲酬远意将何物,草草题诗愧不才。

(0)

味莼轩

尔家江东老步兵,秋风归兴托莼羹。

生前惟务一杯酒,身后不图千载名。

华亭鹤唳已成恨,松江鲈鱼方可烹。

至今世有贤孙子,亦比他人见独明。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