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笛倦长吹,虚空剑寒倚。
俯仰阴晴天,泰山不可视。
荡桨归白云,回首沧波里。
人生无百年,世事已如此。
既与荣辱同,兴废乃相似。
春风从何来,纷纷竞桃李。
至士本无心,误为诗所使。
纵步夕照间,养性在芳芷。
天涯一夜杜鹃愁,万里行人度湘水。
铁笛倦长吹,虚空剑寒倚。
俯仰阴晴天,泰山不可视。
荡桨归白云,回首沧波里。
人生无百年,世事已如此。
既与荣辱同,兴废乃相似。
春风从何来,纷纷竞桃李。
至士本无心,误为诗所使。
纵步夕照间,养性在芳芷。
天涯一夜杜鹃愁,万里行人度湘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疲惫的吹笛者,他的铁笛声在空荡的虚空中回响,剑一般的寒意似乎寓言着他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吹笛人仰望阴晴变化的天空,却无法看到泰山的壮丽,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他划船归隐白云之间,感叹人生短暂,荣辱兴废皆是过眼云烟。春风中,桃花李花竞相开放,象征着世俗的繁华,而真正的高士则超脱于外,无意于这些纷扰,只在芳草中修养性情。最后,诗人以杜鹃夜啼和行人的湘水行程,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扬州旧服卉,木绵白茸茸。
缕缕自余年,纺绩灯火中。
织成一束素,上有浴海鸿。
岁寒若可恃,凄凄凛霜风。
昨夜县牒下,头纲出城东。
殷勤赴官急,瘢疮免殷红。
我寒那可忍,负此卒岁功。
不知落谁手,输入秦娥宫。
桃花红深李花白,昨日成团今日拆。
歌声满耳何处来,杨柳青旗洛阳陌。
拊君背,握君手。
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
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
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晚树留暄景。一天秋色催成暝。
戏马台高人不见,想郊原如镜。
正渺渺飞鸿,远带斜阳影。环蓟门、几点烟螺净。
怕庾公尘污,吹帽西风偏劲。残蠹诗囊冷。
每逢佳节怜清兴。莼梦鲈思空作计,也商量难定。
更入市荆高,酒伴无多剩。簪倦萸、白发还羞整。
听画角城头,醉归月斜窥径。
环走几千里,驰归亦再旬。
征途饶感慨,讼牒费精神。
风雪常欺客,文章本误身。
小诗无杰思,犹得当吟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