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冷閒斋夜好眠,起来不及鸟声先。
岂知昔日林中友,忽枉新诗寺里传。
故态更同谁向酒,旧游今已半参禅。
穷愁独有虞公在,欲唱渔歌入钓船。
秋冷閒斋夜好眠,起来不及鸟声先。
岂知昔日林中友,忽枉新诗寺里传。
故态更同谁向酒,旧游今已半参禅。
穷愁独有虞公在,欲唱渔歌入钓船。
这首明代黎彭祖的《依韵答梵公秋日见寄》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夜晚的闲适与孤独,以及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首联“秋冷閒斋夜好眠,起来不及鸟声先”,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诗人独自在空寂的书房中安然入眠,待到醒来时,耳边首先传来的是鸟儿的啼鸣,这声音打破了夜的寂静,也唤醒了诗人的思绪。
颔联“岂知昔日林中友,忽枉新诗寺里传”,转而表达对旧友的思念。诗人惊讶地发现,曾经的林中好友竟然通过一首新诗,跨越时空,将思念传递到了寺庙之中。这一细节巧妙地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跨越时间空间的力量。
颈联“故态更同谁向酒,旧游今已半参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往日的欢聚时光如今只能与酒为伴,而自己也已经半是禅者的心态。这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
尾联“穷愁独有虞公在,欲唱渔歌入钓船”,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尽管生活充满困苦,但诗人仍有虞公相伴,他渴望在垂钓之际,唱起渔歌,或许能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寻得心灵的一片净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又有对生活现状的深刻思考,同时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黎彭祖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象、历史记忆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深沉而又富有哲思的画面。
匈奴昔南牧,先帝躬濯征。
旌旗从天下,龙虎百万兵。
元臣坐帷幄,大将当鼓钲。
黄盖临城楼,城下万岁声。
卷起黄河波,飘入单于营。
单于胆先破,犬羊乱纵横。
大黄殪贤王,京观封鲵鲸。
甘雨洗原野,清风扫膻腥。
王师奏凯归,残胡稽颡盟。
于今五十载,北塞维蚕耕。
黎民亦何知,但见原庙成。
下臣方奉使,过谒剽若惊。
威神敢云测,尚冀通精诚。
春入花房次第开,上林先望属车来。
时忘万物均民乐,恩许群臣奉燕杯。
凤下朝阳时鼓舞,鱼游太液自徘徊。
愚心愿献千年寿,岂特欢娱一日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