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浮生又一年,图书老矣待谁传。
人非为己终无得,我与先生似有缘。
六十恳辞兵部禄,寻常亦欠酒家钱。
武夷九曲君应到,争向区区问学仙。
忽忽浮生又一年,图书老矣待谁传。
人非为己终无得,我与先生似有缘。
六十恳辞兵部禄,寻常亦欠酒家钱。
武夷九曲君应到,争向区区问学仙。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的《代简答林蒙庵用前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思考。首句“忽忽浮生又一年”直抒胸臆,感叹岁月匆匆,人生如梦般短暂。接着,“图书老矣待谁传”暗示了对学术后继无人的忧虑,表达出对学问能否有人继续发扬的期待。
“人非为己终无得”揭示了诗人的人生观,认为人不能仅仅为了个人私利而活,否则将无所收获。他与林蒙庵似乎有深厚的缘分,这使得他对后者寄予厚望。“六十恳辞兵部禄”表明诗人已年至六十,但仍愿意放弃官职,专注于自己的学术追求,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
“寻常亦欠酒家钱”则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出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对学问的专注,即使生活清贫,也不忘求知问道。最后,诗人邀请林蒙庵一同游历武夷山,寓意着希望对方能到访,共同探讨学问,而非单纯追求仙道。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也流露出对学术传承的热忱,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
长空黮闇如欲夜,白龙腾拏见云罅,鳞间出火光照江,尾卷风霆雨如射。
老人百岁见未曾,儿童闭门伏床下,发毛惨凛谁复支,性命么微不禁吓。
登场已叹禾生耳,出户仍愁泥没胯。
皇天生民岂不爱,龙亦何心败吾稼!
父老相看出无策,揽涕顿颡号枌社。
移床避漏我亦忙,秉烛题诗寄悲吒。
去年纵猎韩坛侧,玉鞭自探南山雪。
今年痛饮蜀江边,金杯却吸峨眉月。
竹枝歌舞新教成,凄怨传得三巴声。
城头筑观出云雨,峨眉正与阑干平。
酒酣诗就掷杯去,醉蹋玻璃江上路。
悬知幽涧断桥边,已有梅花开半树。
北商久不通,犁枣罕登盘;山舍惟有橘,琐细如弹丸,此外则柿栗,收拾猿鸟残。
虽无庞翁话,儿孙亦团栾。
今岁雨雪晚,岁莫始大寒,二稚乃可怜,不诉衣襦单。
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
我老多感慨,赖汝差自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