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林檎近.咏佛手柑》
《红林檎近.咏佛手柑》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红林檎近

芳树来瓯越,名同吴下柑。

风调轶橙橘,芳华擅闺襜。

玉人夜凉酒醒,怪底薰透红衫。

此际宝鸭休添,香气十分沾。

月底偏濯濯,枕畔故掺掺。

佳人笑说,雪山花瓣曾拈。

自尘情未断,佛犹如此,合掌长思伴玉纤。

(0)
鉴赏

这首《红林檎近·咏佛手柑》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佛手柑为题,巧妙地将自然之物与禅意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词中首先描绘了佛手柑的生长环境与特征:“芳树来瓯越,名同吴下柑。”以“芳树”喻指佛手柑,点明其生长于瓯越之地,与吴地的柑橘齐名,暗示其品质之高。接着,“风调轶橙橘,芳华擅闺襜”,进一步强调佛手柑的独特之处,不仅在风调上超越了橙橘,其芳香也独占鳌头,仿佛是闺房中的珍宝。

“玉人夜凉酒醒,怪底薰透红衫。”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佛手柑的香气比作夜凉时分,一位穿着红衫的女子醒来后感受到的温暖与舒适,形象地展现了佛手柑香气的宜人与持久。接下来,“此际宝鸭休添,香气十分沾。”则表达了对佛手柑香气的珍惜,即使在宝鸭(香炉)旁也不愿添加其他香料,以免分散了佛手柑独有的香气。

“月底偏濯濯,枕畔故掺掺。”这两句通过月光下的佛手柑和枕边的香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仿佛月光与香气都与人相伴,给人以心灵的抚慰。最后,“佳人笑说,雪山花瓣曾拈。自尘情未断,佛犹如此,合掌长思伴玉纤。”佳人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佛手柑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即使在尘世中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如同雪山上的花瓣,即便被佛手柑的香气所吸引,也要合掌长思,与之相伴,体现了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对佛手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挽大溪姚祥叔即南

庆门今独盛,旧族有光华。

日坐不欺室,天兴积善家。

山林娱晚境,书史是生涯。

手种堂前桂,君看身后花。

(0)

临江小泊

舣舟杨柳下,一笑上茶楼。

适与胡僧遇,非因越女留。

云行山自在,沙合水分流。

独酌临清泚,知心是白鸥。

(0)

访陈与机县尉于湘潭下摄市·其三

吾里不识面,他乡喜见君。

数朝相款曲,杯酒接慇勤。

清挹湘江水,笑开衡岳云。

归心逐回雁,转首叹离群。

(0)

次韵胡公权

日用无非道,人心实在平。

果能行实学,何必问虚名。

草木随时态,江山无世情。

晚来溪雨歇,一段夕阳明。

(0)

无为军界上遇太湖赵尉制府禀议

解后风尘底,周旋鞍马间。

三杯送行色,一笑强开颜。

夜宿煖汤市,晨炊冷水关。

军前献筹策,第一守光山。

(0)

题梅岭云封四绝·其二

淮南得道岭南行,岭上回头作么生。

传得祖师心印了,钵盂何必与人争。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