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来瓯越,名同吴下柑。
风调轶橙橘,芳华擅闺襜。
玉人夜凉酒醒,怪底薰透红衫。
此际宝鸭休添,香气十分沾。
月底偏濯濯,枕畔故掺掺。
佳人笑说,雪山花瓣曾拈。
自尘情未断,佛犹如此,合掌长思伴玉纤。
芳树来瓯越,名同吴下柑。
风调轶橙橘,芳华擅闺襜。
玉人夜凉酒醒,怪底薰透红衫。
此际宝鸭休添,香气十分沾。
月底偏濯濯,枕畔故掺掺。
佳人笑说,雪山花瓣曾拈。
自尘情未断,佛犹如此,合掌长思伴玉纤。
这首《红林檎近·咏佛手柑》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佛手柑为题,巧妙地将自然之物与禅意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词中首先描绘了佛手柑的生长环境与特征:“芳树来瓯越,名同吴下柑。”以“芳树”喻指佛手柑,点明其生长于瓯越之地,与吴地的柑橘齐名,暗示其品质之高。接着,“风调轶橙橘,芳华擅闺襜”,进一步强调佛手柑的独特之处,不仅在风调上超越了橙橘,其芳香也独占鳌头,仿佛是闺房中的珍宝。
“玉人夜凉酒醒,怪底薰透红衫。”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佛手柑的香气比作夜凉时分,一位穿着红衫的女子醒来后感受到的温暖与舒适,形象地展现了佛手柑香气的宜人与持久。接下来,“此际宝鸭休添,香气十分沾。”则表达了对佛手柑香气的珍惜,即使在宝鸭(香炉)旁也不愿添加其他香料,以免分散了佛手柑独有的香气。
“月底偏濯濯,枕畔故掺掺。”这两句通过月光下的佛手柑和枕边的香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仿佛月光与香气都与人相伴,给人以心灵的抚慰。最后,“佳人笑说,雪山花瓣曾拈。自尘情未断,佛犹如此,合掌长思伴玉纤。”佳人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佛手柑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即使在尘世中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如同雪山上的花瓣,即便被佛手柑的香气所吸引,也要合掌长思,与之相伴,体现了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对佛手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庆门今独盛,旧族有光华。
日坐不欺室,天兴积善家。
山林娱晚境,书史是生涯。
手种堂前桂,君看身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