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饮茶歌》
《饮茶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古风

朝来一饱万事足,鼻息齁齁眠正熟。

忽闻剥啄谁叩门,窗外萧萧风动竹。

起寻幽梦不可追,旋破小团敲碎玉。

山东石铫海上来,活火新泉候鱼目。

汤多莫使云脚散,激沸须令面如粥。

嗜好初传陆羽经,品流详载君谟录。

轻身换骨有奇功,一洗尘劳散昏俗。

卢仝七碗吃不得,我今日饮亦五六。

修仁土茗亦时须,格韵卑凡比奴仆。

客来清坐但饮茶,壑源日铸新且馥。

炎方酷热夏日长,曲蘖薰人仍有毒。

古来饮流多丧身,竹林七子俱沉沦。

饮人以狂药,不如茶味真。

君不见古语云,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卧石人。

(0)
鉴赏

这首《饮茶歌》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描绘了诗人对饮茶的独特体验与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清晨饱餐后的满足,到被门外风吹竹叶声唤醒,再到起身煮茶、品茶的过程,以及茶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精神寄托。

诗开篇“朝来一饱万事足”,表达了清晨饱餐后的满足感,为后续的茶事活动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鼻息齁齁眠正熟”描绘了诗人沉浸在梦乡的宁静状态,而“忽闻剥啄谁叩门,窗外萧萧风动竹”则以突然的声响打破宁静,引出茶事的开始。诗人起身寻找梦境,却已无法追回,转而准备煮茶,这一过程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山东石铫海上来,活火新泉候鱼目”描述了煮茶的工具与环境,强调了煮茶的仪式感和对品质的追求。“汤多莫使云脚散,激沸须令面如粥”则体现了煮茶的技术要求,既要保持茶汤的浓度,又要避免破坏茶的香气和口感。接下来,诗人引用陆羽和蔡襄的茶学著作,强调了茶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品鉴标准,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茶的深厚喜爱和独特见解。

“轻身换骨有奇功,一洗尘劳散昏俗”表达了饮茶对身心的益处,不仅能够提神醒脑,还能净化心灵,去除世俗的烦恼。诗人还引用卢仝的饮茶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茶的神奇功效。最后,“修仁土茗亦时须,格韵卑凡比奴仆”表达了诗人对茶道的尊崇,认为茶道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修养和人格提升的途径。

全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茶在宋代文人心中的地位和其对生活、精神层面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和审美趣味。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水居

飞鸥贴水水连天,一半青山一半烟。

日暮潮回渔父醉,不知船阁浅沙边。

(0)

中塔悟空禅院·其二

富贵危机岂独今,且从麋鹿逐山林。

只惭莫报君恩重,敢废惓惓畎亩心。

(0)

瑞香

晓见花开意味长,夜深放出紫荷囊。

须知睡里真香足,犹锡佳名号瑞香。

(0)

登县圃小楼

山有青黄臼纻山,谢公已起谪仙还。

至今犹有文章焰,放入高楼户牖间。

(0)

句·其一

春风吹孤云。

(0)

娥江送别图歌赠县丞达贯道朝京

越山盘薄龙马群,中有长江带潮汐。

霆驱雪迸欲㴞天,不没曹娥庙前石。

乡人共说曹娥孝,天性生来不须教。

邯郸作诔巳瑰奇,中郎题碑尤绝妙。

流传曾与阿瞒看,以孝移忠何所难。

丈夫乃不如女子,况为同姓堪羞死。

衮衮江波不尽流,曹娥庙下泊行舟。

舟中美人颜半醉,纱帽乌靴苍玉佩。

浩歌渌水狎凫鹥,如此风流良可绘。

岂不见美人㫺日渡江来,杨柳青青莺乱啼。

美人今日渡江去,凉叶萧萧马首西。

西上金陵天尺五,青云士友多如雨。

莫忘江上别离时,一玩新图有所思。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