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谱翻将遍,曾无不谢华。
春秋称两度,今古只斯花。
草木何须辨,丰姿那更加。
金风经别馆,逸兴引吟叉。
卉谱翻将遍,曾无不谢华。
春秋称两度,今古只斯花。
草木何须辨,丰姿那更加。
金风经别馆,逸兴引吟叉。
此诗《秋海棠》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秋海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卉谱翻将遍,曾无不谢华”以“卉谱”开篇,暗示了对植物种类的广泛探索,而“曾无不谢华”则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皆有其生命周期,花开花落,生生不息。这种对生命循环的描述,既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
接着,“春秋称两度,今古只斯花”两句,将时间概念引入,通过“春秋”与“今古”的对比,强调了秋海棠作为四季更迭中的见证者,其存在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成为永恒的象征。这里不仅赞美了秋海棠的美丽与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草木何须辨,丰姿那更加”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人认为,无论是草是木,它们各自独特的形态与气质就是最美的表达,无需过分区分或修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直接赞美,也是对自然和谐共存状态的一种向往。
最后,“金风经别馆,逸兴引吟叉”描绘了一幅秋风轻拂的画面,金风(秋风)穿过别馆,激发了诗人的雅兴,引出了吟唱。这一句不仅渲染了秋天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激发内心的情感,进而创作出这首诗。
综上所述,《秋海棠》一诗通过对秋海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和谐与美的思考与赞美。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洞察与情感的抒发。
东观婆娑树,曾怜甲坼时。
繁英共攀折,芳岁几推移。
往事皆陈迹,清香亦暗衰。
相看宜自喜,双鬓合垂丝。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輧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酌此杯中物,茱萸满把秋。
今朝将送别,他日是忘忧。
世乱方多事,年加易得愁。
政成频一醉,亦未减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