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无真山,假山古即真。
是处颇峭茜,老松况作鳞。
一笠栖其上,翼然俯嶙峋。
翠雨落天花,不藉天女纷。
意在山水间,睪缅欧阳文。
园林无真山,假山古即真。
是处颇峭茜,老松况作鳞。
一笠栖其上,翼然俯嶙峋。
翠雨落天花,不藉天女纷。
意在山水间,睪缅欧阳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翼翠亭”的独特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亭子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首先,“园林无真山,假山古即真”两句,点明了园林中虽无天然山峦,但人工堆砌的假山却别有一番古朴之气,暗示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存。接着,“是处颇峭茜,老松况作鳞”描绘了假山周围的环境,峭壁与苍老的松树相映成趣,松树的枝叶仿佛覆盖着一层层鳞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一笠栖其上,翼然俯嶙峋”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亭子的构造和位置,一顶小笠(可能指的是亭顶或亭檐)高高耸立于假山上,仿佛展翅欲飞,俯瞰着周围的嶙峋岩石,给人一种既稳固又灵动的感觉。
“翠雨落天花,不藉天女纷”则进一步渲染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象。翠绿的雨滴仿佛从天而降,落在花叶之上,形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无需借助天女的纷繁装饰,自然之美已足够动人。
最后,“意在山水间,睪缅欧阳文”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欧阳修(宋代文学家,以山水诗著称)的追慕。诗人似乎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同时也暗含了对欧阳修山水诗风的欣赏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翼翠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古代文人雅士精神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