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堂何地可容人,一语忠规坐杀身。
母死明年尔亦死,盗名犹谓再庚申。
容堂何地可容人,一语忠规坐杀身。
母死明年尔亦死,盗名犹谓再庚申。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良之士的哀悼。
“容堂何地可容人,一语忠规坐杀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不公正对待、因直言而招致杀身之祸者的同情。其中,“容堂”指的是能够包容人的地方或环境,而“一语忠规坐杀身”则强调了忠良之士因为坚持原则和提出忠告而遭受不幸的命运。
“母死明年尔亦死,盗名犹谓再庚申。”这两句诗则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色彩,同时也反映出对时局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母死”和“尔亦死”可能暗指某种预兆或命运的安排,而“盗名犹谓再庚申”则是在说即使是那些贪图虚名的人,也无法逃脱宿命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忠良之士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万类分歧途,心为不羁马。
衔勒一以缓,顿辔若襄野。
塞阱杜其几,蔽明义已下。
见好思则迁,觼軜不可把。
素衣倏染缁,康庄终焉舍。
哲人懔朽索,养之以欲寡。
顾其驰骛念,犹同金在冶。
朱君防衔撅,御以风与雅。
科斗辨周鼎,雷回罗商斝。
峄山秋访碑,漳台春寻瓦。
竹窗炉熏清,摩挲日陶写。
世无九方歅,谁学古人者。
兹譬鸣和鸾,协采齐肆夏。
昔为江汉游,悔未结汐社。
徒令望晴川,思君如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