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斋居候,清明裕素心。
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
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
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
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
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
宝篆潜增袭,尘缘淡不侵。
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
一室斋居候,清明裕素心。
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
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
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
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
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
宝篆潜增袭,尘缘淡不侵。
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坐室内,心清如水,闻到妙香时的内心感受与外界环境的和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清净心境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一室斋居候,清明裕素心”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间清净的居室,等待着内心的清明与纯净。接着,“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通过“香”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与追求,几度香烟缭绕,仿佛引领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静谧之中,诗人仿佛听到了真理的语言,周围的世界充满了秘密与奥义,暗示了心灵与宇宙的深刻联系。接下来的“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表达了诗人通过净化心灵,摆脱了世俗的烦恼,获得了精神上的清爽与自由。
“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人的心境比作漫步在兰花小径与桂林山水之间,既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美好,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描绘了夜晚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以及别院中琴声暂停的宁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宝篆潜增袭,尘缘淡不侵”通过“宝篆”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美好,即使外界纷扰不断,但内心的纯净之气依然不受侵扰。
最后,“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代的赞美与期待,希望与众人一同以虔诚之心面对生活,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净、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妾有绿绮琴,中含凤凰音。
不为《黄鹄操》,试作《白头吟》。
河中锦鸳鸯,比翼相因依。
落花随飘风,各自东西飞。
物情有不同,贞心以为保。
春葩折秋霜,容华岂常好。
芙蓉出绿水,见别污池中。
白璧荐泥涂,乃与瓦砾同。
妾有五色丝,为君制衣裳。
朝朝勤拂拭,夜夜为薰香。
将心置君腹,知君忘不忘。
呼天走马指千里,刺龙血溅秋杯水。
直欲三浇壮士衣,莫教空瘗苔花紫。
白烟戛城滴铅粉,鬼灯翳墙星隐隐。
斜飞败草湿露光,玉门一滴牵秋肠。
商灵参差拾枯骨,晚岁沙头葬明月。
胡姬烂醉黄金钱,簌簌青霜剪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