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云门》
《游云门》全文
宋 / 释了元   形式: 古风

一阵若邪溪上雨,雨过荷花香满路。

拖筇纵步入松门,寺在白云堆里住。

老僧却笑寻茶具,旋汲寒泉煮玉乳。

睡魔惊散毛骨清,坐看秦峰秋月午。

月明山鸟乱相呼,松杉竹影半窗户。

令人彻晓忆匡庐,作诗先寄江南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云门寺的游览经历,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的融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雨后荷花的香气、松林的幽静、云门寺的隐逸以及与老僧的交流,编织成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

首先,“一阵若邪溪上雨,雨过荷花香满路。”开篇即以雨后的若邪溪为背景,点明了游览的地点和时间,随后通过“雨过荷花香满路”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清新与诗人的感官体验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拖筇纵步入松门,寺在白云堆里住。”描述了诗人自由自在地踏入松林,最终到达云门寺的情景。这里运用了“白云堆里住”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寺庙的隐秘与超然,同时也暗示了云门寺与世隔绝的神秘感。

“老僧却笑寻茶具,旋汲寒泉煮玉乳。”这一句描绘了与老僧的互动,通过“笑”字,体现了老僧的亲切与随和,而“寒泉煮玉乳”则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修行中对生活细节的重视与品味。

“睡魔惊散毛骨清,坐看秦峰秋月午。”表现了在与老僧交谈之后,诗人内心得到平静,仿佛从日常生活的疲惫中解脱出来,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刻。这里的“秦峰秋月午”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月明山鸟乱相呼,松杉竹影半窗户。”通过月光下的山鸟鸣叫和光影交错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云门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宁静之美,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禅宗精神。诗人在游览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更在与老僧的交流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释了元
朝代:宋

李清臣(一○三二~一一○二),字邦直,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迁晋州和川令。神宗时,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四年(一○八一),拜吏部尚书。六年,迁尚书右丞。哲宗即位,转尚书左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门下侍郎,寻出知大名府。崇宁元年卒,年七十一。有诗文一百卷,已佚。事见《杂肋集》卷六二《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七首。
猜你喜欢

无题·其三

幽期无计复相逢,欲化巫山十二峰。

梦里襄王人不见,碧沙春涨水溶溶。

(0)

题画四绝·其四

崖悬古寺白云隈,松听龙吟水听雷。

漫道山深人不到,虎踪才扫客还来。

(0)

吴孝廉招饮和李太史根庵韵

昭融无计问贞休,金像何堪执厕筹。

乞米十年虚穴鼠,买山八口愧耕牛。

呼猿洞冷蘼芜合,放鹤亭空雨雪愁。

叨得孝廉修脯重,海天明月一勾留。

(0)

九月廿一夜震霆大雪因述长句

去家路五千,闻见颇有异。

四月冰不澌,八月霜满地。

地北寒自多,推天固有意。

胡为冰雪中,忽闻震雷厉。

忆昨拨残灯,拥衾读遗史。

窦窍忽悲鸣,如匣出虎兕。

顾门慎扊扅,拣絮覆两子。

雷声震屋尘,电光烛窗纸。

畏寒我无眠,檐瀑喧未已。

虚枕不成寐,暗室光忽紫。

天又东南倾,地复西北圮。

巨响自何来,副坼邻树圮。

两子梦中惊,抱母啼不止。

一夜如海行,洪涛打船底。

临晨起开门,门被滕六砌。

璀璨成玉京,迷茫失天际。

滑澾阻我行,满地琳琅碎。

敝裘典未归,乌金贵难贳。

嗟嗟九月中,景象竟如是。

遥想冬深时,凛冽复何似。

昔闻寒时雷,动蛰蛇俱死。

蛇死不伤人,毒去我所喜。

唯彼秋奇寒,半生未见此。

矫首逐南鸿,哀鸣望乡里。

(0)

兵车口占

惨淡柳条黄,兵车适异乡。

亲朋双泪眼,家产一身装。

臣罪知无涘,君恩岂易忘。

云中双阙远,回首望苍苍。

(0)

梧州杂诗·其六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

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

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

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