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其三》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其三》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闻名蚤已意相关,不在炉峰镜水间。

人弃家鸡怜野鹜,天容越士到南关。

应烦鬼换纱笼字,才有僧看蕊榜还。

千古岱山今著姓,地灵原是欲相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首句“闻名蚤已意相关”表达了诗人早在听说朋友名声时便心生亲近之意。接着,“不在炉峰镜水间”则暗示了友谊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局限,不局限于名山大川的美景。

“人弃家鸡怜野鹜”一句,以“人弃家鸡”比喻世俗之人对平凡事物的忽视,而“怜野鹜”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独特品质的赞赏,认为朋友如同珍稀的野鸭,值得珍惜和爱护。这不仅体现了对朋友个性的认同,也暗含了对友情价值的深刻理解。

“天容越士到南关”可能是指朋友的才华或品德如同越国的士人一样,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展现出非凡的魅力。这里通过地理方位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朋友无论在何处都能发光发热的形象。

“应烦鬼换纱笼字,才有僧看蕊榜还”这两句运用了神话和宗教元素,表达了对朋友文字才华的敬仰以及对其名声传播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朋友的作品或事迹将被后世铭记,如同神鬼和僧侣都来观看一般。

“千古岱山今著姓,地灵原是欲相攀”最后两句将话题转向历史与自然,指出朋友的姓氏如今与泰山(岱山)相连,寓意着朋友的成就与泰山一样,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才能与品德的赞美,认为其如同地灵一般,吸引着人们争相学习与追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友情、才华和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春意三首·其二

日满高原云满汀,天涯随处草青青。

山茶落尽樱桃发,遥忆家园载酒亭。

(0)

祁阳道中雪·其一

南雪常传到地消,湘东今见踏琼瑶。

水铺练带平争白,树簇银花静不摇。

野色倍添梅萼宠,土膏先动草心骄。

天涯莫自伤迟暮,早报丰穰慰寂寥。

(0)

谒岳神庙·其一

万山如马赴湘沅,衡岳超腾势独尊。

派别昆崙蟠楚蜀,位均嵩岱奠乾坤。

车书一统提封远,云雨诸方德泽存。

七十二峰高屏翰,天皇元自重南藩。

(0)

丽卿宅观灯席上赋

美酒华灯乐此宵,词人高会庆清朝。

条风累日春初动,明月千门雪半消。

未许峭寒欺鹤氅,且传新曲度鸾箫。

江南旧胜依稀在,罗绮尘香十二桥。

(0)

题徵仲云山

江声喧草阁,雨气湿枫林。

云外青螺影,匡庐几许深。

(0)

和陈鲁南遂初斋四首·其三

旷志高云上,浮荣逝水东。

狂歌随楚老,力稼习豳风。

道盛宾长满,心清室屡空。

挥毫多妙墨,谁谓晚疏慵。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