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过芭蕉夜许深,参同还向手中寻。
东溟误把长竿弄,愧尽平生此老心。
月过芭蕉夜许深,参同还向手中寻。
东溟误把长竿弄,愧尽平生此老心。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芭蕉叶上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月过芭蕉”这一画面,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相融合,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夜色中的宁静与思考。
“参同还向手中寻”,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它不仅指出了诗人对知识或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在忙碌与困惑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答案。这种对自我探索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东溟误把长竿弄,愧尽平生此老心。”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可能因冲动或无知而犯下的错误。他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反省,以及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同时,“愧尽平生此老心”一句,既是对自身过错的悔恨,也是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深深叹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智慧与经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我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寻真理与自我完善过程中的复杂心情。
江边故国,望南云缥缈,连山修木。
远意渊明束带见,乡里儿曹何辱。
世味熏人,折腰从事,俯仰何时足。
可怜菊下,醉吟谁共徵逐。
我爱九日佳名,飘然归思,想当年丘谷。
梦绕篱边犹眷恋,满把清尊馀馥。
援笔洪都,如君英妙,满座方倾属。
月台挥袖,叫云声横断玉。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
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
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
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
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幂幂。
徙倚阑边临翠壑,千顷风烟横出。
坐待冰轮,天空云散,一色如苍璧。
姮娥有意,为谁来赴今夕。
身世如许飘流,佳时轻过了,他年空忆。
我辈情锺端未愧,昔日兰亭陈迹。
坐上何人,骊歌凄断,语别还应惜。
有心红烛,替人珠泪频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