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自爱玉溪滨,肯问囊空甑有尘。
但扫轩窗置书册,时将樽俎醉诗人。
幽寻灵运登山屐,静寄渊明漉酒巾。
南渡百年青社远,如君终不负閒身。
林深自爱玉溪滨,肯问囊空甑有尘。
但扫轩窗置书册,时将樽俎醉诗人。
幽寻灵运登山屐,静寄渊明漉酒巾。
南渡百年青社远,如君终不负閒身。
此诗描绘了一位身处简陋环境却心怀高雅情趣的隐士形象。首句“林深自爱玉溪滨”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喜爱在深林中,靠近清澈的溪流旁,享受宁静与自然之美。接着“肯问囊空甑有尘”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诗人不以物质贫乏为意,内心富足自在。
“但扫轩窗置书册,时将樽俎醉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他清扫书房,摆放书籍,偶尔与志同道合的朋友饮酒赋诗,生活充满了精神的满足和乐趣。接下来“幽寻灵运登山屐,静寄渊明漉酒巾”则引用了古代文人谢灵运和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向往隐逸生活的理想。
最后,“南渡百年青社远,如君终不负閒身”总结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追求,虽然远离繁华,但内心充实,不因外界变迁而改变初心,表达了对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世界的精神风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