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天宝藩臣强,关东割地尊犬狼。
宪皇赫怒思贤佐,十载始得绯衣郎。
六龙夹日升黄道,魑魅谁敢争天光。
惟有蔡州煽逆焰,假钺一指孤臣亡。
瘦骨昂昂五尺长,四夷闻名惊欲僵。
垂绅搢笏坐台席,隐然一身佩巨唐。
唐家太常纪勋烈,后有西平前汾阳。
谁如公探皇王秘,笑睨伊召跻羲黄。
唐自天宝藩臣强,关东割地尊犬狼。
宪皇赫怒思贤佐,十载始得绯衣郎。
六龙夹日升黄道,魑魅谁敢争天光。
惟有蔡州煽逆焰,假钺一指孤臣亡。
瘦骨昂昂五尺长,四夷闻名惊欲僵。
垂绅搢笏坐台席,隐然一身佩巨唐。
唐家太常纪勋烈,后有西平前汾阳。
谁如公探皇王秘,笑睨伊召跻羲黄。
这首元代陈孚的诗《野庄公与孚论汉唐以来宰相有王佐气象得四人焉命孚为诗并呈商左山参政谢敬斋尚书(其三)》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了唐代从天宝年间藩镇割据到宪皇时期寻求贤才的过程。诗中提到的“宪皇”可能指的是唐玄宗,他在面临危机时渴望得到像“绯衣郎”那样的贤能辅佐,这暗指张九龄等名臣。诗人强调了蔡州叛乱中的忠臣,如“孤臣亡”,以及那些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宰相,如“西平”和“汾阳”,暗示着对裴度、郭子仪等人的敬仰。
诗中“瘦骨昂昂五尺长”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刚毅的宰相形象,而“垂绅搢笏坐台席,隐然一身佩巨唐”则描绘了他们严肃庄重的仪态和肩负的重任。最后两句“谁如公探皇王秘,笑睨伊召跻羲黄”高度赞扬了这位宰相洞察皇帝心意,如同黄帝时代的贤相一般,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影响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赞美了宰相的忠诚与智谋,体现了对古代贤相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