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西山西,皇考曾鼎新。
去岁偶一来,栋宇惜颓陈。
稍事梵宗檀,未费地官缗。
落成乃不日,于焉礼法身。
香土本圆成,照园增奂轮。
阇黎尔勿喜,我非求果因。
抚州有赵碑,试为参主宾。
兰若西山西,皇考曾鼎新。
去岁偶一来,栋宇惜颓陈。
稍事梵宗檀,未费地官缗。
落成乃不日,于焉礼法身。
香土本圆成,照园增奂轮。
阇黎尔勿喜,我非求果因。
抚州有赵碑,试为参主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大觉寺的访问与感慨。首句“兰若西山西,皇考曾鼎新”以山景起笔,引出大觉寺的历史背景,暗示其曾经过皇室的修缮与重视。接着,“去岁偶一来,栋宇惜颓陈”表达了诗人去年偶然造访时,看到寺庙建筑破旧的遗憾之情。
“稍事梵宗檀,未费地官缗”说明在诗人这次来访时,寺庙进行了适度的修缮,但并未花费大量钱财,体现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朴素。紧接着,“落成乃不日,于焉礼法身”描述了寺庙重建后的景象,以及在此举行宗教仪式的情景,暗示了寺庙在宗教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香土本圆成,照园增奂轮”赞美了寺庙环境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可能暗指佛法的圆满与光辉。最后,“阇黎尔勿喜,我非求果因”表达了诗人并非为了追求个人的宗教成果或因果报应而来到此地,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抚州有赵碑,试为参主宾”则以抚州的赵碑作为类比,邀请读者一同参与这场精神的盛宴,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作为精神寄托与交流场所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觉寺及其所代表的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生活与宗教信仰的崇尚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