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逃户》
《逃户》全文
宋 / 乐雷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租帖名犹在,何人纳税钱。

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

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

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o
sòng / léi

tiēmíngyóuzàirénshuìqián

shāoqīnzhǔzhànméiguāntián

biānguógānmǎnmánzhōuzhàngpiān

zhīxiélǎozhìchùjiùfēngnián

翻译
租契上的名字依然存在,但谁来缴纳赋税呢。
无人照管的荒坟被火焚烧,原本属于官家的土地也被占据。
边境战事频繁,蛮荒之地疾病尤其严重。
我不知该带着老人和孩子去哪里,才能找到丰收的地方。
注释
租帖:古代土地租赁契约。
犹在:仍然存在。
纳税钱:缴纳赋税的钱。
无主墓:无人认领的坟墓。
地占:土地被占据。
官田:官府所有的田地。
边国:边境地区。
干戈:战争。
蛮州: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瘴疠:热带或山区的疾病。
携老稚:带着老人和小孩。
就丰年:寻找丰收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动荡中的人民生活图景。开篇即指出租帖名犹在,意味着地方官府的征税记录尚存,但实则无人能够承担起这些税款。这反映了战乱时期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困顿。

“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这两句通过对墓地和土地被侵占的描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古代中国重视祖先崇拜,无主墓被焚毁不仅是对逝者不敬,也象征着社会伦理的崩溃。官田被占,则意味着国家权威和财政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

“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这里描述的是战争的残酷与疾病的肆虐。“边国”指代边疆之地,“干戈满”则形容兵戈遍布,象征着战乱频仍。而“蛮州”通常指南方或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这里的“瘴疠偏”则暗示了疾病在这些地方的流行。

最后两句,“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表达的是诗人对于未来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人们带着老幼,不知将何去以求一个太平盛世。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迷茫,也是对整个社会安定与繁荣的深切期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破坏和动荡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乱时代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乐雷发
朝代:宋   字:声远   号:雪矶   籍贯:湖南宁远   生辰: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猜你喜欢

留都·其三

成龙占王气,游凤记高台。

山色荆衡尽,江源巴蜀来。

庙谟资一德,天险仗群材。

壮观今如此,中流讵足哀。

(0)

留都·其一

钟阜郁岧峣,河山望不遥。

神宫侵日月,辇路上烟霄。

弓与龙髯堕,笙随鹤驭飘。

金凫知不灭,绛节下朝朝。

(0)

仆穷居方丈之室睹时事有郁抑于中者欲默则不能欲言则不可因作五歌以遣意冀轺轩之使有闻焉·其三

买香南海千馀日,昔日十家空九室。

恶风巨舶不复来,官府悬金费要质。

已闻关门閒斥堠,复见宫中祠太乙。

君王蚤晚罢轮台,江湖私愿从玆毕。

(0)

吴中三子诗·其三周公瑕

周郎出江左,朗朗散风标。

六籍漱芳液,群玉方采樵。

磬折见冲抱,款言弥久要。

怆然念离夜,携手在河桥。

缅余樗散姿,谬倚英琼瑶。

回望具区云,心旌屡摇摇。

(0)

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子云不晓事,白首窥玄经。

我昔弄柔翰,窃禄翼其成。

岂谓兹道非,年齿已屡更。

顾影守空堂,枳棘塞中庭。

灵芝尚三秀,鸑鷟待一鸣。

赖此慰迟暮,可齐达者情。

(0)

送何于逊游衡岳三首·其三

姒皇昔导江,翻然感玄夷。

奇文镂金简,夭矫鸾凤披。

灵踪閟草莽,神功播无涯。

彼美昌黎子,千秋乃来仪。

精诚迪穷昊,白日回阴霏。

镵厓纪大雅,逸韵凌云飞。

钦圣有逸轨,怀贤注遥思。

慎矣涉脩路,跂尔琼树枝。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