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帖名犹在,何人纳税钱。
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
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
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
租帖名犹在,何人纳税钱。
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
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
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动荡中的人民生活图景。开篇即指出租帖名犹在,意味着地方官府的征税记录尚存,但实则无人能够承担起这些税款。这反映了战乱时期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困顿。
“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这两句通过对墓地和土地被侵占的描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古代中国重视祖先崇拜,无主墓被焚毁不仅是对逝者不敬,也象征着社会伦理的崩溃。官田被占,则意味着国家权威和财政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
“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这里描述的是战争的残酷与疾病的肆虐。“边国”指代边疆之地,“干戈满”则形容兵戈遍布,象征着战乱频仍。而“蛮州”通常指南方或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这里的“瘴疠偏”则暗示了疾病在这些地方的流行。
最后两句,“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表达的是诗人对于未来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人们带着老幼,不知将何去以求一个太平盛世。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迷茫,也是对整个社会安定与繁荣的深切期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破坏和动荡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乱时代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买香南海千馀日,昔日十家空九室。
恶风巨舶不复来,官府悬金费要质。
已闻关门閒斥堠,复见宫中祠太乙。
君王蚤晚罢轮台,江湖私愿从玆毕。
姒皇昔导江,翻然感玄夷。
奇文镂金简,夭矫鸾凤披。
灵踪閟草莽,神功播无涯。
彼美昌黎子,千秋乃来仪。
精诚迪穷昊,白日回阴霏。
镵厓纪大雅,逸韵凌云飞。
钦圣有逸轨,怀贤注遥思。
慎矣涉脩路,跂尔琼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