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后二篇·其二》
《雨后二篇·其二》全文
宋 / 李昭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一气不自息,四时如转丸。

月流天宇静,风掠叶声乾。

纨扇已谢事,莎虫将戒寒。

登临偶有得,不复计悲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一气不自息,四时如转丸”以生动的比喻开篇,将四季更替比作不停地转动的丸子,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感觉。

接着,“月流天宇静,风掠叶声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后夜晚的宁静氛围。月亮缓缓移动,天空显得格外宁静,微风吹过,树叶发出干燥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凉意的意境。

“纨扇已谢事,莎虫将戒寒”则通过纨扇和莎虫这两个意象,暗示了季节的变化。纨扇作为夏日消暑之物,此时已经失去了它的功能,莎虫则在预示着寒冷的到来,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季节更替的深刻理解。

最后,“登临偶有得,不复计悲欢”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感悟。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刻的体验与思考。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宁静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季节更替、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淡泊。

作者介绍

李昭玘
朝代:宋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猜你喜欢

送徐澄斋先辈奏使琉球

浩渺沧波隶九州,贡航不绝大琉球。

嗣王册命今三锡,使者才名第一流。

龙节高擎天北极,星槎直泛海东头。

书生报国宣威德,敢诧乘风万里游。

(0)

晚渡平望湖同舟话旧

稻粱谋已拙耕耘,越水吴山逐雁群。

细雨残钟荒驿梦,斜阳衰草故人坟。

空江鸦散遥冲雾,绝巘樵归尽蹑云。

吟得小诗留蠹箧,也当麟阁记殊勋。

(0)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二首·其一

廿载鸿文典集贤,还乡仍续石渠编。

暂伸谢傅登山志,较胜温公在洛年。

岳读遗经搜禹穴,金銮旧记录《吴船》。

须知玉局闲居士,元是蓬瀛第一仙。

(0)

望吴岳呈王使君拟山

吴岳高寒蔽蜀门,巡檐跂望肃心魂。

地形近接关山脉,礼秩遥同太华尊。

众壑云雷生白昼,中峰星宿落黄昏。

凌风欲蹑王乔舄,玉粒丹砂信可扪。

(0)

题簪花图

六年前见倾城色,犹是云英未嫁身。

今日相逢重问姓,座中愁杀白头人。

(0)

汉阳旅中送蔡子汇征游湘潭

相送斜阳外,相逢更几时?

共来荆楚地,还赋别离诗。

祖席杯堪把,河桥柳挂丝。

洞庭他夜月,千里系遐思。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