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养气》
《养气》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养气须令四体充,饥寒不动是英雄。

常羞仲子徒三咽,稍似颜渊只屡空。

举动未尝为物碍,精神若可与天通。

氤氲开阖无穷妙,祇在绵绵一息中。

(0)
注释
养气:培养、修养个人的气质或道德修养。
四体:指身体各部位。
仲子:指孔子弟子仲由,即子路。
三咽:形容饮食简单,仅三餐。
颜渊:孔子弟子,以贫穷而有德著称。
屡空:经常贫困。
为物碍:被外物所牵绊。
精神若可与天通:精神境界高远,仿佛能与自然法则相通。
氤氲:形容气息弥漫或事物变化莫测。
绵绵一息:形容气息悠长、连续不断。
翻译
培养气质要让全身充满活力,面对饥饿寒冷也不动摇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常常为仲由(孔子弟子)仅吃三餐就感到羞愧,稍微能像颜渊(孔子弟子,以贫穷著称)那样经常贫困也觉得满足。
行动举止从未被外物所束缚,精神世界仿佛可以与天地相通。
气息的起伏变化蕴含着无穷的奥秘,这一切都只在于那细微绵长的一呼一吸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作品,名为《养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谈论修身养性、涵养精神的诗歌。

“养气须令四体充,饥寒不动是英雄。” 这两句讲的是要保持身体的充实和平衡,即使在饥饿和寒冷中也不被打扰,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英雄所为。这里的“四体”指的是身体的四肢。

“常羞仲子徒三咽,稍似颜渊只屡空。” 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代圣人孔子的学生仲子和颜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修养不足的自责之情。仲子和颜渊都以其谦逊著称,而诗人却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远不如他们。

“举动未尝为物碍,精神若可与天通。” 这两句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心灵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诗人的行为没有被外物所束缚,他的心神似乎可以与天相通,这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生状态。

“氤氲开阖无穷妙,祇在绵绵一息中。” 最后两句则是对修养效果的赞叹。诗人认为这种境界是无尽的奥妙所在,而这种精神状态就在于平和稳定的呼吸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圣、自我反省和理想化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心灵追求的高尚理念。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水龙吟.为内弟介至寿用辛稼轩韵

绣弧悬在当门,石麟锦璨天徐郎手。

丹山曜彩,天间驰骏,驷闾增旧。

叔宝神清,终军年妙。名场推首。

羡朱缨玉珥,龙文虎脊,青云器,人能否。

满目烽横刁斗。眺中原、难眠清昼。

男儿事业,红旗黄纸,绝尘而走。

简点秋萤,读书弹剑,且停花酒。

愿时平一老,婆娑涧石,更为君寿。

(0)

南乡子·其十三秋感

香桂折新柯。紫陌金堤映绮罗。

莫是长安行乐地,蹉跎。旧路依然此重过。

顾影逗轻波。到处闲门长薜萝。

休唱开元供奉曲,无多。落叶纷纷暮雨和。

(0)

元夕金乡道中·其一

海若波俱恶,春阴意倍寒。

征帆浑出没,窥镜尽阑珊。

镫谜凭谁赌,棋声让客弹。

劳生兼浪迹,节物肯为欢!

(0)

法曲献仙音.雨中闻乐铮铮然,京都声也,去国五年,人老矣

仙乐悲凉,善才零落,旧日钧天何处。

绣幕黄花,夜灯红月,愁心一片箫鼓。

忍擪笛,宫墙外,霓裳羽衣谱。一窗雨。

此时心,酒边敲碎,谁信道,庾郎身世恁苦。

内殿按梁州,问何戡,哀怨怎诉。

醉眼洪荒,听昆仑,酣睡终古。

祇山城今夜,斗破情天无补。

(0)

虞美人.康心远所居曰双燕堂,室王絮因工写生,戏题其垂丝海棠

繁红一夕飞成雨。莫恨东君误。花开若要久长时。

试与连花带蒂系情丝。海棠睡后笙歌续。

故故烧银烛。怪他燕子懒寻芳。

应是画梁栖稳梦初长。

(0)

浪淘沙.和云姊韵

夜静漏声沈。悄立庭阴。苔阶蛩语诉秋心。

怊怅芭蕉依旧在,鹿梦难寻。冷露湿眠琴。

三径愔愔。风前无复奏清音。

雁落平沙秋思远,况是从今。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