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自得避水佛楼以诗见报用来韵却答》
《李自得避水佛楼以诗见报用来韵却答》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泼墨崩云涨碧空,滔滔谁挽百川东。

波臣已断巨鳌足,逋客且卧冯彝宫。

灶底蛙鸣嗟桂玉,楼头蝇冻付苓通。

新晴钟鼓忽相报,迟尔开尊一镜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首句“泼墨崩云涨碧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云层翻涌、墨色浓重的壮丽景象,仿佛墨汁倾洒于碧蓝的天空,营造出一种磅礴大气的氛围。接下来,“滔滔谁挽百川东”一句,借问之形式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百川东流,不可逆转,引人深思。

“波臣已断巨鳌足,逋客且卧冯彝宫”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自然现象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既富有想象力又寓意深远。断鳌足象征着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逋客(逃亡者)与冯夷(河神)的隐喻,则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灶底蛙鸣嗟桂玉,楼头蝇冻付苓通”则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灶底的青蛙因食物短缺而哀鸣,楼头的苍蝇在寒冷中蜷缩,这些生动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后,“新晴钟鼓忽相报,迟尔开尊一镜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新晴之后的钟鼓声似乎预示着新的开始,而“一镜中”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希望在平静如镜的内心世界中找到答案或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二月十三日大风沙起行德州三十里·其一

九道河枯古驿迷,春深风砾马频嘶。

故乡此日帘栊暖,尽试轻罗听鸟啼。

(0)

过豫章访朱用晦

朔风隃岭为君行,岂但西园斗酒情。

饮是布衣留十日,交无缟带赠平生。

以予下走称驽蹇,借客中原但姓名。

此夕不禁飞动意,双龙今在豫章城。

(0)

过潘子朋栎园·其二

激湍流水绕房栊,古木长含万里风。

问字曾称老宾客,浊醪今日忆杨雄。

(0)

寄袭克懋二首·其二

高斋横讲席,应不废飞觥。

何事淮南客,犹忆历下耕。

交情殊惨淡,诗句独峥嵘。

我向沧洲外,逢人寄杜蘅。

(0)

南归酬黎惟仁梁公瑞唐寅仲邓君肃黄幼章梁少学黄幼元林开先见过二首·其一

驰驱游巳倦,劳苦意何深。

把袂千秋泪,抽簪万里心。

文章宁跋扈,闾巷且游沉。

知尔怜同调,翩翩故远寻。

(0)

密孙大风阻宿朱家庄四首·其二

劲风东北来,沙蓬千里飞。

十步不可往,还复入荆扉。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