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可见,古俗宁复淳。
依依万春乡,疏属连清汾。
良时旷莫与,鸣鸟寂不闻。
悠悠礼乐志,终与麋鹿群。
颓波逝东极,寒云满西津。
惜哉经世言,淆杂多芜榛。
时无伊川子,此意将谁论。
古人不可见,古俗宁复淳。
依依万春乡,疏属连清汾。
良时旷莫与,鸣鸟寂不闻。
悠悠礼乐志,终与麋鹿群。
颓波逝东极,寒云满西津。
惜哉经世言,淆杂多芜榛。
时无伊川子,此意将谁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名为《河汾五贤咏五首(其三)》中的“文中子”。薛瑄以深邃的思考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描绘了一幅古代社会的图景。
首句“古人不可见,古俗宁复淳”,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感慨。接着,“依依万春乡,疏属连清汾”描绘了古代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远离尘嚣的净土之中。
“良时旷莫与,鸣鸟寂不闻”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古代社会与现代世界的差异,古代的自然与和谐在现代社会中似乎难觅踪迹。“悠悠礼乐志,终与麋鹿群”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暗示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与现代社会的疏离形成鲜明对照。
“颓波逝东极,寒云满西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暗示着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而人们对于过去的怀念与追忆,如同寒云般弥漫在心中。“惜哉经世言,淆杂多芜榛”表达了对古代智慧与道德的珍视,以及对现代社会中复杂混乱价值观的担忧。
最后,“时无伊川子,此意将谁论”则点明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以及在当今时代寻找精神导师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对现代社会价值取向的反思。
薛瑄在这首诗中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洞察力,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承问题。
阆风接玄圃,紫禁连西清。
扶桑浴朝暾,缥缈见层城。
海水几万里,谁能计修程?
东皇司造命,广庭延群英。
中有三五君,生平想仪刑。
赓歌谐都俞,论思赞高明。
菲菲蔼春华,翕如锵凤笙。
而我抱幽独,几年适蛮荆。
瘴疠肌肉消,盗贼梦寐惊。
种种履忧患,谁能念伶仃。
愿假刀圭妙,白日羽翰生。
微渺得攀附,相将还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