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二日入山东境》
《二月二日入山东境》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八千潮路及东封,章水吴山凡几重。

北望方知天地远,南车惟向斗枢从。

丘园故梦经年阻,花木春情仲月逢。

为问飘飘何所似,岭云一片出幽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山东境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联“八千潮路及东封,章水吴山凡几重。”以“八千潮路”和“章水吴山”开篇,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沿途风光的壮丽。诗人通过“凡几重”的询问,表达了对山水重重叠叠、连绵不绝的赞叹。

颔联“北望方知天地远,南车惟向斗枢从。”转而抒发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诗人北望时,感受到了天地的辽阔无垠;而乘坐南行的车辆,仿佛追随北斗星的指引,进一步强调了方向与目标的重要性。

颈联“丘园故梦经年阻,花木春情仲月逢。”则将视角转向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提到“丘园故梦”,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在仲春时节遇到花木繁盛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活力与希望的寄托。

尾联“为问飘飘何所似,岭云一片出幽峰。”以“飘飘”二字形容云彩轻盈的姿态,引人遐想。诗人自问这云彩飘荡的情景,是否能与某种事物相类比,最终以“岭云一片出幽峰”作结,形象地描绘出云彩从幽深的山峰中缓缓升起的画面,寓意深远,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赠泰州掾令狐克己

念子才多命且奇,乱中抛掷少年时。

深藏七泽衣如雪,却见中朝鬓似丝。

旧德在人终远大,扁舟为吏莫推辞。

孤芳自爱凌霜处,咏取文公白菊诗。

(0)

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其四

寒烟羃历暗长桥,几点渔灯趁晚潮。

酤得邻家新酿美,半炉麸炭火亲烧。

(0)

邵伯埭下寄高邮陈郎中

故人相别动经年,候馆相逢倍惨然。

顾我饮冰难辍棹,感君扶病为开筵。

河湾水浅翘秋鹭,柳岸风微噪暮蝉。

欲识酒醒魂断处,谢公祠畔客亭前。

(0)

从驾东幸呈诸公

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

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

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

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鹓鹭免迷津。

(0)

寄怀章裕宗二首·其二

香散荃无梦觉迟,灯花影缀玉虫移。

分明携手秦淮岸,共唱方回肠断词。

(0)

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

扳罾拖网取赛多,篾篓挑将水边货。

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

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见惊非常。

买之最厌黄髯老,偿价十钱尚嫌少。

漫誇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

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一斗擘开红玉满,双螯■出琼酥香。

岸头沽得泥封酒,细嚼频斟弗停手。

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

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蝇。

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