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中有隐士,枯槁不可识。
渴饮颍川流,饥餐首阳柏。
薜荔为衣裳,兰汤沐芳帻。
鹿麋戏左右,猿狖相牵媟。
朝引洪崖公,暮延浮丘伯。
扬袂涉中洲,落英荡桂楫。我愿从之游,飘忽?无迹。
伫望立澧浦,飙风起我侧。
揽辔回故乡,白日忽西匿。
感彼空冥鸿,翻飞振六翮。
丘中有隐士,枯槁不可识。
渴饮颍川流,饥餐首阳柏。
薜荔为衣裳,兰汤沐芳帻。
鹿麋戏左右,猿狖相牵媟。
朝引洪崖公,暮延浮丘伯。
扬袂涉中洲,落英荡桂楫。我愿从之游,飘忽?无迹。
伫望立澧浦,飙风起我侧。
揽辔回故乡,白日忽西匿。
感彼空冥鸿,翻飞振六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丘中的高人形象,他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首句“丘中有隐士,枯槁不可识”点出隐士隐居于山丘之中,外表看似枯瘦,难以辨认其真实面貌,暗示了隐士超脱世俗的形象。接着,“渴饮颍川流,饥餐首阳柏”两句,以颍川之水和首阳山的柏树为隐士的饮食来源,进一步强调了他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薜荔为衣裳,兰汤沐芳帻”描绘了隐士的服饰和沐浴方式,薜荔作为衣物,兰汤则用来洗头,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而“鹿麋戏左右,猿狖相牵媟”则通过动物的陪伴,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朝引洪崖公,暮延浮丘伯”两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表达了隐士与超凡脱俗之人的交往,进一步凸显了他的超然境界。接下来,“扬袂涉中洲,落英荡桂楫”描绘了隐士乘舟游历的情景,展现了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我愿从之游,飘忽?无迹”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伫望立澧浦,飙风起我侧”则描绘了诗人站在澧浦边,期待着隐士的到来,但最终只能感受到周围的风吹过。“揽辔回故乡,白日忽西匿”则是诗人回到现实世界,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和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