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梨花月二分,风光老送杜司勋。
他年与汝逃禅去,一钵清泉一笠云。
又见梨花月二分,风光老送杜司勋。
他年与汝逃禅去,一钵清泉一笠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席珍在花朝节时,带着酒游梓山的情景,并向侍者表达了未来的愿望。"又见梨花月二分",诗人以梨花盛开和明亮的月光,渲染出春夜的清新与宁静,暗示时光流转。"风光老送杜司勋",借用了杜甫的意象,表达岁月催人老,仿佛自然也在催促着诗人的时光流逝。
后两句"他年与汝逃禅去,一钵清泉一笠云",诗人想象着未来与侍者一同遁入空门,过着简朴的僧侣生活,只携带一钵清泉和斗笠遮阳,流露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当下景色的欣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记前番,明河如练,一双星影才渡。
去回真算天孙巧,不待隔年来聚。谁作主?
任月帐云屏,再绾同心缕。
刍尼解事,看两度殷勤,毛衣秃尽,填出旧时路。
含情处。脉脉一襟风露。天涯枨触离绪。
追欢早把芳时误。此夕匏瓜如故。愁莫诉!
怕再上、针楼又被黄姑妒。何时归去?
盼白鹤重来,玉笙吹破,或与子乔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