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玄三要沈埋久,正令重烦振此宗。
陷虎机关须毒手,活人眼目贵藏锋。
真诚莫负丛林志,大愿当追佛祖风。
覆顶把茅休取相,同安曾著老黄龙。
三玄三要沈埋久,正令重烦振此宗。
陷虎机关须毒手,活人眼目贵藏锋。
真诚莫负丛林志,大愿当追佛祖风。
覆顶把茅休取相,同安曾著老黄龙。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送英长老住石溪》。诗中以“三玄三要沈埋久”开篇,表达了对古代高深哲理的沉思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学界未能充分挖掘和传承这些智慧的遗憾。
“正令重烦振此宗”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振兴这一学术流派的决心和责任。接下来,“陷虎机关须毒手,活人眼目贵藏锋”,运用形象的比喻,强调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需要智慧与策略,既要洞察问题的本质(“毒手”),又要巧妙地引导(“藏锋”),体现了诗人对智慧与方法论的深刻理解。
“真诚莫负丛林志,大愿当追佛祖风”两句,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心真诚与坚定意志的期许,以及追求更高境界的宏愿。这里“丛林”指佛教僧团,“佛祖风”则象征着佛陀的教诲与精神,强调了修行者应遵循的道德与智慧标准。
最后,“覆顶把茅休取相,同安曾著老黄龙”两句,可能是在鼓励英长老在新任所中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避免过分张扬,同时暗含对前辈高僧的尊敬与学习。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是对英长老个人修行的勉励,也是对佛法传承与弘扬的深切关怀。
我州金石多未彰,补志窃愿搜罗详。
遍寻城阙兼桥梁,觏辄手拓声琅琅。
朅来论古广业堂,好古人遇甘泉乡。
导余周视循宫墙,门内有井六角方。
石闺覆如摧倒缸,质虽粗顽形异常。
制度仿佛侔李唐,石颈有穿力可扛。
其上字迹留八行,倩亟拓之墨汁香。
义泉大字书端庄,如蔡君谟笔老苍。
馀惜残损惟偏旁,年代莫辨空思量。
题名仅识为高阳,当时凿此因荐亡。
报妻胡氏七二娘,此意无愧良人良。
历今不知凡几霜,食者甘之犹琼浆。
吴中古井石放光,载顾氏志流芬芳。
老夫之称识不忘,是井功德堪颉颃。
姓氏未泐待表扬,幸逢椽笔志海昌。
与钟并拓璧合双,一金一石真相当。
鸿词况诵长短章,塔铭显不殊药王。
续貂我亦搜枯肠,寒泉酌胜亭沧浪。
《海昌学庙古井歌》【清·达受】我州金石多未彰,补志窃愿搜罗详。遍寻城阙兼桥梁,觏辄手拓声琅琅。朅来论古广业堂,好古人遇甘泉乡。导余周视循宫墙,门内有井六角方。石闺覆如摧倒缸,质虽粗顽形异常。制度仿佛侔李唐,石颈有穿力可扛。其上字迹留八行,倩亟拓之墨汁香。义泉大字书端庄,如蔡君谟笔老苍。馀惜残损惟偏旁,年代莫辨空思量。题名仅识为高阳,当时凿此因荐亡。报妻胡氏七二娘,此意无愧良人良。历今不知凡几霜,食者甘之犹琼浆。吴中古井石放光,载顾氏志流芬芳。老夫之称识不忘,是井功德堪颉颃。姓氏未泐待表扬,幸逢椽笔志海昌。与钟并拓璧合双,一金一石真相当。鸿词况诵长短章,塔铭显不殊药王。续貂我亦搜枯肠,寒泉酌胜亭沧浪。
https://shici.929r.com/shici/DvwdgPTE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