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矣君休说。叹当年、炎精中否,星颓诸葛。
三日钱塘潮不上,白雁凌江翻雪。
腥血洒、触人毛发。
海国孤臣偏慷慨,挽长戈、屹指金鳌月。
鲸背上,风萧瑟。沧桑事远流传别。
尽纷纷、阙文廋语,几般离合。
只有睢阳名姓在,此外如霜战骨。
谁识是、头行脰绝。
好为崖山传实录,配忆翁、心史书函铁。
石易烂,纸难裂。
已矣君休说。叹当年、炎精中否,星颓诸葛。
三日钱塘潮不上,白雁凌江翻雪。
腥血洒、触人毛发。
海国孤臣偏慷慨,挽长戈、屹指金鳌月。
鲸背上,风萧瑟。沧桑事远流传别。
尽纷纷、阙文廋语,几般离合。
只有睢阳名姓在,此外如霜战骨。
谁识是、头行脰绝。
好为崖山传实录,配忆翁、心史书函铁。
石易烂,纸难裂。
这首词以南宋末年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切感慨。词人通过“炎精中否,星颓诸葛”这一句,暗喻了南宋王朝的衰败,将诸葛亮的陨落与南宋的兴衰联系起来,寓意深远。
“三日钱塘潮不上,白雁凌江翻雪”描绘了钱塘江潮水不涨的景象,以及白雁在雪中飞翔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肃杀的氛围,象征着南宋末年的动荡与衰败。
“腥血洒、触人毛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腥风血雨中,每一滴鲜血都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
“海国孤臣偏慷慨,挽长戈、屹指金鳌月”则赞美了那些坚守节操、英勇抗敌的南宋忠臣,他们即使面对强敌,也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誓死捍卫国家尊严。
“鲸背上,风萧瑟”以鲸鱼背上的风声,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逝去,给人一种时间流逝、英雄不再的悲凉感。
“沧桑事远流传别”点明了历史的变迁,许多往事虽已远去,但仍然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只有睢阳名姓在,此外如霜战骨”强调了睢阳之战中的英雄事迹,虽然其他战场上的战士可能已经化为尘土,但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却永载史册。
“谁识是、头行脰绝”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英雄们的敬仰之情,他们的英勇事迹或许不为人所熟知,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好为崖山传实录,配忆翁、心史书函铁”希望有人能记录下崖山之战的真相,与翁同龢的心史相配,让这段历史得以流传,成为铁证。
“石易烂,纸难裂”最后以石头易烂、纸张难裂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段历史记忆的坚定信念,即使时间流逝,这段历史也不会被遗忘。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南宋末年那段动荡岁月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
蔼蔼诸吉士,飘飘列仙群。
同盟矢不爽,雅会情何勤。
载歌伐木篇,言采南涧芹。
幽怀旷三古,遐眺渺八垠。
弛张合矩度,讨论俱典坟。
蓬麻交相资,曲糵宁徒醺。
凭轩看逝水,憩石候归云。
长空月初上,爽气秋将分。
西塞玄真子,茅山陶隐君。
安得与之游,理乱了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