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声》
《雨声》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ēng
táng / yuánzhěn

fēngchuīzhúxiūháidòngdiǎnxīnànmíng

céngxiàng西jiāngchuánshàng宿guànwénhánpéngshēng

注释
风:自然界的风。
吹:吹拂。
竹叶:竹子的叶子。
休还动:停止后又开始摇晃。
雨点:雨水滴落。
荷心:荷叶的中心。
暗复明:时而看不见时而又显现。
曾:曾经。
向:在。
西江:泛指西方的江河,这里代指某具体河流。
船上宿:在船上过夜。
惯闻:习惯听。
寒夜:寒冷的夜晚。
滴篷声:雨滴落在船篷上的声音。
翻译
风让竹叶停止又摇动,雨点击打荷叶时隐时现。
曾在西江的船上过夜,习惯在寒冷的夜晚聆听雨滴落在船篷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通过风吹竹叶和雨点打在荷花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经历的一种怀念之情。

"风吹竹叶休还动" 这一句,通过风吹竹叶的动态描写,传递了一种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波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则是对夜晚雨声中荷花的心境的刻画,荷花在雨点的滴答声中,从朦胧中显现出清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曾向西江船上宿" 这一句,提到了诗人的过去经历,曾在西江的船上过夜,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生活的留恋之情。"惯闻寒夜滴篷声" 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感觉,诗人习惯了在寒冷的夜晚聆听雨声,这种声音成为了他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过去生活经历的回忆,展现了诗人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述行诗

振策出燕代,驱车背朔并。

翩翩朱盖转,萧萧良马鸣。

(0)

梁小庙乐歌二首·其二登歌

光流者远,礼贵弥申。嘉飨云备,盛典必陈。

追养自本,立爱惟亲。皇情乃慕,帝服来尊。

驾齐六辔,旗耀三辰。感兹霜露,事彼冬春。

以斯孝德,永被烝民。

(0)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八

我馂惟阜,我肴孔庶。嘉味既充,食旨斯饫。

属厌无爽,冲和在御。击壤齐欢,怀生等豫。

烝庶乃粒,实由仁恕。

(0)

答丘长史诗

宿昔敦远游,名分乃异路。

千里溯波潮,一朝披云雾。

从容舍密勿,缱绻论襟趣。

披文极诋诃,析理穷章句。

明钟信有待,巨海谁能喻。

奔景骤西倾,还途忽东骛。

黄花发岸草,赤叶翻高树。

渔舟乍回归,沙禽时独赴。

宴年时未几,离歌倏成赋。

伊我念幽关,夫君思赞务。

短翮方息飞,长辔日先驱。

曝鳃□□走,逸翮康时务。

握手异沈浮,佳期安可屡。

(0)

登武昌岸望诗

游人试历览,旧迹已丘墟。

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

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疏。

烟芜遂若此,当不为能居。

(0)

弹筝奋逸响,新声好入神。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