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蝉四首·其三》
《秋蝉四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无求不敢向人清,繁响徒萦十里行。

曾学金人长杜口,忽逢玉露自成声。

高栖未必全关节,弃秽难辞是近名。

翘首长空如独诉,岂堪了了托閒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蝉的孤独与哀鸣,诗人以蝉自喻,表达了对清高品格的坚守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首句“无求不敢向人清”点明了蝉不求人知的高洁品质,接着“繁响徒萦十里行”则描绘了蝉鸣在广阔空间中的回荡,虽声音繁多却徒增行人内心的寂寥。诗人通过“曾学金人长杜口”一句,表明自己曾经学习金人沉默寡言,象征着对言语的节制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然而,“忽逢玉露自成声”又揭示了蝉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发声,表现出生命内在的自由与力量。

“高栖未必全关节,弃秽难辞是近名”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蝉的生活状态与诗人的情感共鸣。蝉虽高居树梢,但并非完全脱离尘世的纷扰;而蝉的鸣叫,似乎也是对世俗名利的一种无奈回应。最后,“翘首长空如独诉,岂堪了了托閒情”表达了蝉在高空中独自倾诉的孤独感,以及诗人对此种孤独境遇的理解与共鸣,暗示了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秋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秋望洪泽湖

木叶洞庭下,秋涛洪泽回。

蛇龙今已放,璧马谩成灾。

苍莽空天合,沈吟晓望开。

防川有深戒,莫止岸加培。

(0)

赠益公和尚还超山

平沙漠漠雁翩翩,风弄菰蒲水拍天。

短艇得鱼撑月去,一声渔笛破寒烟。

(0)

读吊古战场文四首·其四

我欲开编吊古人,何堪卒读耐酸辛。

书生未识从征苦,犹说文章薄武臣。

(0)

和友人游仙杂诗·其三

先天一气叩关元,窅窅冥冥大药存。

颠倒乾坤成泰象,往来离坎立玄根。

狂澜海底探蛟穴,逆水滩头过剑门。

送得真人归洞府,温风桃熟武陵源。

(0)

蔚千荷庭

骇汗冲炎事早休,朅来杯酌对芳洲。

凉生几簟非关雨,风起松篁忽讶秋。

唐相冰山消烈日,石家金谷衄危楼。

天留尔我升沈外,疏放凭谁笑白头。

(0)

初秋过五峰山·其五

斜阳催返驾,无计复淹留。

好鸟啼将别,清泉咽不流。

霜催红叶曙,山养白云秋。再至幽栖地,应?信宿游。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