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一》
《咏史·其一》全文
明 / 李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荆卿原不识燕丹,秪为田光一死难。

慷慨悲歌惟击筑,萧萧易水至今寒。

(0)
鉴赏

此诗《咏史(其一)》由明代诗人李贽所作,通过对荆轲与田光的故事进行艺术化的演绎,展现了慷慨悲壮的历史人物形象。

首句“荆卿原不识燕丹”,开篇即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引入主题,暗示荆轲与燕太子丹之间的关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主从关系,而是通过“不识”二字,强调了两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接着,“秪为田光一死难”一句,点明了荆轲之所以决定刺秦,是因为对田光的忠诚与承诺,这种为了朋友而牺牲自我的精神,成为了全诗的核心。

“慷慨悲歌惟击筑”描绘了荆轲临行前的场景,通过“慷慨”二字,表现了他面对生死抉择时的豪迈与决绝。“惟击筑”则暗示了他以音乐作为表达情感的方式,将个人的悲壮与坚定融入了音乐之中,使得这一场景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最后一句“萧萧易水至今寒”以景结情,将历史的氛围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易水”这一地点的象征意义,强化了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同时,“至今寒”不仅指天气的寒冷,更暗含着人们对荆轲及其行为的长久怀念与敬仰之情,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咏史(其一)》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英雄气概的历史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牺牲与友情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历史韵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贽

李贽
朝代:明   字:宏甫   号:卓吾   籍贯:福建泉州   生辰:1527~1602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猜你喜欢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其二十四

烟消日出见秋真,政恐却成憔悴人。

赖是倦游归去日,扁舟载著自由身。

(0)

题飞霞亭

处处江边阁,悠悠客子诗。

欲知岁不与,验取鬓中丝。

风雨凄其作,江山益尔奇。

怜渠不解语,有恨莫能知。

(0)

游浮洲寺

久客浑忘赖,群山得细看。

身如悟浮没,诗喜助波澜。

塑象观殊诡,作钟怀叛干。

东湖空壮丽,芝岭漫林峦。

(0)

寄周允升

竟孤春碧醉梅前,犹喜囊中有和篇。

雪后晚风衡岳路,雨馀秋色五溪边。

一书寥阔忘重寄,小别侵寻过半年。

赖是时从安道逸,有时共说伯仁贤。

(0)

莘夫再用前韵作诗谢余过其居复用韵答之·其一

漫道平生风马牛,也能历历记吾州。

相从大胜十年读,肯过轻为一饭留。

气合未知投分晚,腹虚终苦和诗搜。

我方羁旅君当去,契阔何时重与游。

(0)

留别徐季纯

隐墅夙未到,扁舟空屡经。

滩长石璧寺,洲绕縠波亭。

厚禄头空白,新知眼倍青。

虽云遽离阔,也足慰飘零。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