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吹落叶,玉露滴清秋。
叵耐寒山子,无言笑点头。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金风吹落叶,玉露滴清秋。
叵耐寒山子,无言笑点头。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二十五首》中的第四首。它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金风”和“玉露”描绘出清冷的秋意。"金风吹落叶"形象地展示了秋风的力度和季节的变换,"玉露滴清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凉意。
诗人接下来将视线转向寒山子,这是一个可能的人物形象或者寓言,暗示着某种深沉内敛的性格。“无言笑点头”描绘了寒山子的沉默与淡然,他的微笑不需言语就能传达理解或赞同,这是一种高深的智慧表现。
最后两句,“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运用比喻,表达了一个哲理:如果一个人的心境如同明镜般清澈,洞察一切,那么他就不必再追求像弯月那样曲折的心机。这体现了诗人对直率和坦诚的赞赏,以及对世事洞明的超脱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通过人物的描绘,寓含了对生活智慧的深刻理解和人生哲理的反思。
唐室无臣覆手移,坐看悍媪制庸儿。
思量可惜当年死,却是西来问鼎师。
凌云气节,贯日精忠,艰难未许心灰。
芳酒一尊,对君聊为君开。
要识治安非晚,乐得贤、新赋台莱。
愁似雪,喜青天万里,晓霁春回。
须信赤绳系足,朱衣点额终在,休叹淹徊。
梅实槐花,看看便是相催。
座上觥筹交错,玉山峙、莫遣停杯。
濡须好,傥他时富贵,犹冀重来。
雨溟濛。年年今日,农夫共卜新丰。
登高随处好,银瓶突兀,南峙对三公。
真珠漙露菊,更芙蓉、照水匀红。
但华发衰颜,不堪频鉴青铜。相逢。
行藏休借问,且徘徊、目送飞鸿。
十年湖海,千里云山,几番残照凄风。
蟹螯粗似臂,金英碎、琥珀香浓。
请细读离骚,为君一饮千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