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二首·其一》
《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种师道   形式: 七言绝句

外塞胡儿里党臣,勾连数众赴京城。

团团阔阔孤平寨,不识皇家王气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与朝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皇家权威的隐晦挑战。"外塞胡儿里党臣",开篇即揭示了内外势力的交织,"外塞胡儿"可能指的是边疆的少数民族,"里党臣"则可能是朝廷内部的官员或地方势力。"勾连数众赴京城",暗示这些内外势力联合起来,意图向京城进发,可能预示着某种政治动乱或军事行动。

接下来的"团团阔阔孤平寨",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地区广阔而孤立的景象,"孤平寨"可能是指一个孤立无援的小堡垒或据点。这句诗通过对比广阔的边疆与孤立的据点,强调了边疆防御的艰难和孤立无援的状态。

最后的"不识皇家王气星",表达了对皇家权威的质疑或忽视。"皇家王气星"可能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但诗中的"不识"二字,暗示了某些力量或人物对这种权威的漠视或不以为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宋代边疆与朝廷之间复杂的政治动态,以及对皇权的微妙挑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作者介绍

种师道
朝代:宋

(1051—1126)洛阳人,初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种世衡孙。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累官秦凤路提举常平。因议免役法忤蔡京,改知德顺军。入元祐党籍,屏废十年。后历知怀德军、西安州、渭州,屡败夏人。徽宗宣和中,所谏不见纳,致仕。金兵南下,复起。时年事已高,仍知兵有谋,人称老种。拜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金人退,罢为中太一宫使。金兵再度南下,再起,终河北、河东宣抚使。卒谥忠宪。
猜你喜欢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0)

松斋偶兴

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

约俸为生计,随官换往还。

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

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

(0)

郊兴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0)

寒食篇

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

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

禁火初从太原起,风俗流传几千祀。

算取去年冬至时,一百五日今朝是。

今年寒食胜常春,总缘天子在东巡。

能令气色随河洛,斗觉风光竞逐人。

上阳遥见青春见,洛水横流绕城殿。

波上楼台列岸明,风光所吹皆流遍。

画阁盈盈出半天,依稀云里见鞦韆。

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恒娥到月边。

金闺待看红妆早,先过陌上垂杨好。

花场共斗汝南鸡,春游遍在东郊道。

千金宝帐缀流苏,簸琼还坐锦筵铺。

莫愁光景重窗闇,自有金瓶照乘珠。

心移向者游遨处,乘舟欲骋凌波步。

池中弄水白鹇飞,树下抛球彩莺去。

别殿前临走马台,金鞍更送彩毬来。

毬落画楼攀柳取,枝摇香径踏花回。

良辰更重宜三月,能成昼夜芳菲节。

今夜无明月作灯,街衢游赏何曾歇。

南有龙门对洛城,车马倾都满路行。

纵使遨游今日罢,明朝尚自有清明。

(0)

杂忆五首·其三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0)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三

泉石多仙趣,岩壑写奇形。

欲知堪悦耳,唯听水泠泠。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