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独起侵晨,山莺啼更早。
门巷掩萧条,落花满芳草。
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
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幽独起侵晨,山莺啼更早。
门巷掩萧条,落花满芳草。
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
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孤寂的晨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静谧与哀愁。"幽独起侵晨"一句,便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清晨的孤寂。紧接着,"山莺啼更早"则增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但这种生机并未驱散整体的沉静气息。
"门巷掩萧条"中的"门巷"二字,很好地描绘了一个封闭而又隐秘的空间,而"落花满芳草"则让人不禁思考时间流逝与生命易逝。春天虽然万物复苏,但随之而来的是花瓣纷飞,暗示着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
"烟和魂共远"这一句,更深化了诗人的哀愁,他似乎在感慨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孤独。"春与人同老"则让这份哀愁达到了一个高潮,表明不仅自然界有着生长衰老的规律,人类亦是如此。
最后两句"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顶峰。"默默"二字传递出一种无言的悲凉,而"凄然此怀抱"则表明了诗人对这份孤寂与哀愁的深切体会和接受。这不仅是对春天的一个描绘,更是一种生命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境。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一曲深情的乐章,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既美好又哀伤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