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一》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一》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去冬天苦寒,平地一尺雪。

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

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社会民生的艰难状况。诗人以“去冬天苦寒,平地一尺雪”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冬日的严寒,积雪深厚,预示着生活的艰辛。接着,“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进一步揭示了城市中百姓因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的现实。这种描述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景气,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一句表达了对有能力解决民生问题官员的期待与呼唤,希望有人能站出来,缓解民众的困苦,满足他们的期望。然而,“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则以反问的形式,批评那些未能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官员,暗示他们未能履行职责,让诗人感到忧虑和失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对官员治理能力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挽葛明府子静

循吏高风孰与齐,去思多在七闽西。

贤声邺郡春秋纪,乡行平舆月旦题。

马鬣只今封玉碗,鸾书何日下金闺。

诸孙结驷多冠盖,人向闾门忆杖藜。

(0)

西苑十二首·其九南台

西内风烟异,南台见水田。

艰难曾稼穑,淳朴一山川。

农舍朝炊里,江乡夕照前。

谷蚕劳睿藻,豳雅定同传。

(0)

十六夜述怀示元白惟敬

登高頫层城,远盻穷燕粤。

东窥沧渤流,西抚太行碣。

轮光出海隅,浮云敛天末。

徙倚眺京师,控带尽冀阙。

迅飙度陇阪,万里霜氛灭。

坞笛应鸿鸣,关柝随砧发。

幽燕多慷慨,赵魏负勇决。

李牧出雁门,汲黯入禁闼。

昔人构运会,题拂多引拔。

谬予困泥涂,栖迟独皤发。

且忻免负薪,敢复望结袜。

芳华宁久妍,精诚谁能察。

弦望信有常,亏盈不堪诘。

迢遥思美人,明珰似秋月。

劳悁咏四愁,并寄双鱼札。

(0)

望雪浪阁寄罗太史

进帆文江曲,江水清且涟。

水宿倦独往,岩栖久无缘。

倏经雪浪石,问讯飞霞前。

临清敞高阁,偃息群玉仙。

标以栖霞馆,带以种秫田。

簪笏谢金马,衿佩随青毡。

兹邦古安成,诗书闻诵弦。

人伦有师表,风教伊谁传。

余夙企明哲,未由觌高贤。

徒望县车里,曾览削竹编。

坚卧足镇俗,捷径难自全。

寄谢山中人,岁暮怀灵荃。

(0)

章中丞谪居南海枉书相问余值北上不获面承寄答二首·其一

椷书劳尔寄衡门,知在城西诃子园。

我自天涯频借问,几人迁客似虞翻。

(0)

怀延平龙别驾子文

尺书曾寄武夷君,九曲题诗不可闻。

墨绶暂辞山县长,铜符今领郡参军。

题舆已见陈蕃起,岸帻谁同谢奕群。

想见镡津千里外,何年双剑在风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