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
《菩萨蛮》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曲阑凭遍看漪绿。绿漪看遍凭阑曲。流水去时愁。

愁时去水流。井桐疏叶冷。冷叶疏桐井。

横笛晚舟轻。轻舟晚笛横。

(0)
鉴赏

这首《菩萨蛮》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愁的画面。

“曲阑凭遍看漪绿”,诗人站在曲折的栏杆旁,凝视着碧波荡漾的水面,绿波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这一句以动态的水波与静态的栏杆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情感投射。

“绿漪看遍凭阑曲”,诗人继续沿着栏杆行走,每一步都伴随着对绿漪的欣赏,仿佛在与自然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这种连续的动作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流水去时愁”,随着视线的转移,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处的流水。流水似乎带着某种愁绪,缓缓流淌,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流水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愁时去水流”,愁绪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感慨。

“井桐疏叶冷”,视线再次转向近处,井边的梧桐树上稀疏的叶子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冷清。这一句通过“疏叶”与“冷”字,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冷叶疏桐井”,“冷叶”与“疏桐井”相呼应,构成一幅凄清的画面,强化了秋天的季节感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横笛晚舟轻”,夜幕降临,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伴随着轻盈的小舟在水面上漂浮。笛声与舟影相互映衬,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轻舟晚笛横”,“轻舟”与“晚笛”共同构成了一个动与静、远与近的和谐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的简单快乐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虞美人·西湖十里孤山路

西湖十里孤山路。
犹记荷花处。
翠茎红蕊最关情。
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
而今老去丹青底。
醉腻娇相倚。
棹歌声缓采香归。
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0)

清平乐·鸣琴单父

鸣琴单父。
凫舄宜飞去。
不比河阳花满树。
此意直高千古。
清秋诞日相逢。
乃同涧上村侬。
笑指壶山为寿,仁心静处加功。

(0)

虞美人·送君报最登朝路

送君报最登朝路。
初整曹装处。
又因杯酒见余情。
凉雨灵山阁上、月初晴。
醺然领客襟怀底。
消处阑干倚。
风流别乘我依归。
清誉冰溪棠荫、绿漪漪。

(0)

清平乐·萧然在涧

萧然在涧。
景色秋来冠。
几缕明霞红未断。
矫首时时遐观。
回思五马清游。
分明前辈风流。
留作山间佳话,更谁愁上眉头。

(0)

清平乐·常思高致

常思高致。
又见凉风起。
欢喜年时为寿意。
快写山歌重寄。
愿公好德康宁。
青云收取功名。
莫道而今官小,吾儒正要仁民。

(0)

西江月·日日山迷水癖

日日山迷水癖,年年书恼诗痴。
寻思那里要他知。
试比古人犹未。
往往眼甜口苦,常常心是身非。
如何则甚破他疑。
只学今人足矣。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