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粤大饥》
《粤大饥》全文
明 / 欧主遇   形式: 古风

濯濯山上木,重重甑上尘。

不虞垂暮节,见此大灾辰。

岭海久縻烂,今疚更酸辛。

肥遗谬云龙,饥兆天下沦。

天刺神不富,曷丧号如焚。

周周与蛩蛩,异俗各相因。

胡乃同血气,秦越视所亲。

救荒罕长策,望雨先作云。

乞物思裴令,捐益欲周贫。

庶几有秋获,比闾庆食新。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粤大饥》,是明代诗人欧主遇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广东地区发生的大饥荒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灾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濯濯山上木,重重甑上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荒凉的自然景象和百姓生活的贫困,山上的树木光秃秃,甑子上堆积着厚厚的灰尘,形象地展现了灾荒带来的荒凉与贫穷。

接着,“不虞垂暮节,见此大灾辰”表达了对灾荒突然降临的意外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岭海久縻烂,今疚更酸辛”则进一步描述了灾荒持续时间之长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煎熬。

“肥遗谬云龙,饥兆天下沦”通过比喻手法,将灾荒比作龙的肥美,而实际上却是百姓的饥饿,预示着国家的衰败。“天刺神不富,曷丧号如焚”表达了对天道不公的质疑和对神灵无能为力的哀叹,同时暗示了社会救助机制的缺失。

“周周与蛩蛩,异俗各相因。胡乃同血气,秦越视所亲”通过对比不同社会群体在灾荒面前的不同态度,揭示了人情冷暖和社会阶层的差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救荒罕长策,望雨先作云”反映了当时社会在应对灾荒时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寄希望于降雨。“乞物思裴令,捐益欲周贫”表达了对有能力人士能够伸出援手,帮助灾民度过难关的期待。

最后,“庶几有秋获,比闾庆食新”寄托了人们对未来丰收的希望,以及灾后重建家园、庆祝新生活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灾荒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欧主遇
朝代:明

欧主遇,字嘉可,号壶公。顺德人。质敏博学,笃孝友。十赴秋闱不售,明熹宗天启七年(一六二七)中副榜,贡太学,祭酒孔贞运赏异之。主遇乐善好施,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大饥,倡赈,存活数百家,人戴其德。居平,客来问,宇屦满户外。晚年荐秘书,以病辞免。优游林壑,绝迹公门。曾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诗社,为南园十二子之一。著有《自耕轩集》、《西游草》、《北游草》及《醉吟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游仙二首·其一

缥缈仙姝下凤楼,桃源渡口木兰舟。

亭桡顾我搴珠箔,笑与华池露一瓯。

(0)

赠僧·其二

尘市结精庐,杂花映修樾。

欲识妙明心,寒潭贮秋月。

(0)

代张稼兰送白水令梁善长

十年宦海涉风波,白发名场老复过。

燕市逢君重握手,龙江回首一悲歌。

正堪花月谈当日,无计河桥挽去珂。

愁绝秦关云路杳,分携莫惜醉颜酡。

(0)

代张稼兰送怀来令吴文正

书剑翩翩塞上游,莺花首夏送行辀。

旧从珠浦瞻丰度,新绾铜章喜献酬。

水落桑乾环帝阙,山连阴岳壮神州。

秦城代邸多遗迹,歌咏无忘寄白头。

(0)

过蔚千荷庭谩兴

萍踪浪迹滞天涯,谁可开怀共酒卮。

每向槐阴寻旧雨,几经苔径觅新诗。

地非巢父牵牛处,人是濂溪解绶时。

同在风尘名利外,孤云野鹤自相随。

(0)

寄答边选拔赵珍二首·其二

潦倒非关世路歧,君才卓荦数何奇。

无媒拙宦时应弃,落第频年事可疑。

海内文章声价重,室中风雨鬼神知。

名山大业争千古,吾党荣枯贵自持。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