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雪精神,倚风情态,百端邀勒春还。
记旧隐、溪桥日暮,驿路泥乾。
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
伤牢落,一夜梦回,肠断家山。
空教映溪带月,供游客无情,折满雕鞍。
便忘了、明窗静几,笔研同欢。
莫向高楼喷笛,花似我、蓬鬓霜斑。
都休说,今夜倍觉清寒。
浴雪精神,倚风情态,百端邀勒春还。
记旧隐、溪桥日暮,驿路泥乾。
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
伤牢落,一夜梦回,肠断家山。
空教映溪带月,供游客无情,折满雕鞍。
便忘了、明窗静几,笔研同欢。
莫向高楼喷笛,花似我、蓬鬓霜斑。
都休说,今夜倍觉清寒。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三》是宋代词人侯寘的作品,他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梅花在风雪中的坚韧姿态和寂寞境遇,寄寓了个人的情感与感慨。首句“浴雪精神”赞美了梅花在严冬中傲然挺立的风貌,展现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倚风情态”描绘了梅花的娇媚姿态,即使无人欣赏,也独自绽放。
词人回忆起过去在溪桥边的日子,梅花曾陪伴他度过宁静时光,香气淡雅,花瓣如琼瑶般洁白。“伤牢落”表达了对梅花如今孤独落寞的同情,夜晚梦醒,更添思乡之情。“空教映溪带月”写梅花映照着溪水和月光,供游人观赏,却无人能理解其深情。“忘”字透露出词人对往昔书斋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繁华不再的失落。
“莫向高楼喷笛”一句劝诫人们不要在高楼上吹笛,以免触动梅花的哀愁,因为它们就像词人的蓬鬓霜斑,已显老态。“都休说”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凄凉,今夜的清寒更让人心生悲凉。整首词以梅花自比,借物抒怀,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