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门妙弦歌,哀响激人耳。
伟哉孟尝君,慷慨泪如水。
当生复念死,谁谓悲能已。
丝桐信感人,世固乏之子。
雍门妙弦歌,哀响激人耳。
伟哉孟尝君,慷慨泪如水。
当生复念死,谁谓悲能已。
丝桐信感人,世固乏之子。
这首诗描绘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通过描述雍门的美妙弦歌,诗人强调了音乐能够触动人心,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接着,通过引用孟尝君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音乐与悲伤之间的紧密关联。孟尝君在听到音乐时,不仅感到哀伤,甚至泪如泉涌,这表明音乐具有强大的情感影响力,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诗中提到“当生复念死”,暗示音乐不仅能够触动生者的心灵,也能够让人回想起死亡这一终将面对的事实,加深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谁谓悲能已"则表达了即使是最坚强的人,也无法完全抑制住由音乐引发的悲伤情绪,强调了音乐情感力量的普遍性和强大性。
最后,“丝桐信感人,世固乏之子”这句话总结了主题,指出真正的音乐家能够通过他们的作品感动世人,而这样的音乐家在世间是难得一见的。这不仅赞美了音乐家的才华,也反映了人们对能够深刻影响和触动心灵的音乐作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音乐与情感的探讨,展现了音乐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能够创作出这样作品的艺术家的崇高敬意。
爱青山、去红尘远,清清谁似巢许。
白云窗冷灯花小,夜静对床听雨。
愁不语。
念锦屋瑶筝,却伴闲云住。
莲心尚苦。
谩自折兰苕,答书蕉叶,都是断肠句。
鸥沙外,还笑失群鸳鸯。
凄凉烟水深处。
碧笺空寄江南弄,鸦墨乱无行数。
梅半树。
怅未识、佳人日暮情谁与。
何时辇路。
共系柳游鞯,印苔金屐,湖曲步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