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残竹数枝,诗魂飘荡定何之。
娟娟秋月照采石,不在荒坟在水湄。
野火烧残竹数枝,诗魂飘荡定何之。
娟娟秋月照采石,不在荒坟在水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诗人薛师石通过"野火烧残竹"这一意象,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消逝。"诗魂飘荡定何之"表达了对李白这位诗仙的怀念,以及对诗歌精神永恒的追寻。"娟娟秋月照采石"则将读者带到了采石矶,这里是李白的墓地,但诗人强调的是月光洒在江边,似乎李白的精神并未局限于墓地,而是如秋月般照耀在水边,象征着他的诗歌与精神永驻人间。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寄寓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和对诗歌艺术的崇尚。
依约白门路,吹透玉箫凉。
阑干卐字曾倚,秋影压波荒。
忆自湘麋瘦损,谁把画桥疏柳,愁得者般黄。
流水送蝉语,容易又斜阳。灵和殿,章华苑,永丰坊。
而今休问张绪,休问杜秋娘。
堤上香骢何处,有个卷帘人待,烟雨悄相望。
界破一条绿,无梦到红墙。
过了降旗无数。留着酒旗如故。
儿女英雄哀怨事,都付吴船白纻。
天堑险何曾,多少渔翁飞渡。山是愁痕吹聚。
水是泪痕流做。青史成堆堆不了,堆作几堆黄土。
如此好江南,让与斜阳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