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寡欢悰,起步庭南端。
悠然何所瞩,吾自爱吾山。
故人遗我书,赠我古锦篇。
清辞响哀玉,抗意天云间。
世事总戚促,扰扰不得閒。
甘陵房与周,南北部相捐。
如何程夫子,名共蜀朔传。
有道乘昭旷,感昔心怃然。
三复三叹息,归犁东冈田。
独坐寡欢悰,起步庭南端。
悠然何所瞩,吾自爱吾山。
故人遗我书,赠我古锦篇。
清辞响哀玉,抗意天云间。
世事总戚促,扰扰不得閒。
甘陵房与周,南北部相捐。
如何程夫子,名共蜀朔传。
有道乘昭旷,感昔心怃然。
三复三叹息,归犁东冈田。
这首诗名为《答戴子》,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沈寿民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内心充满忧愁的情景。他漫步于庭院之南,目光悠远,似乎在凝视着远处的山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接着,诗人收到了友人的书信,信中附有一篇古锦制成的篇章。这封信中的文字如同清脆的玉音,高亢而深邃,仿佛与天云相连,传递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诗人感叹世事的忙碌与紧迫,无法得到片刻的宁静。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人物甘陵房与周,他们分别属于南北不同的政治势力,最终因政局变动而分道扬镳。诗人借此联想到自己与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上的恩怨情仇。
最后,诗人感慨于程夫子(可能是指程颐或程颢)与蜀朔(即蜀地的朔风)的名声流传,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他反复品味着这份友情与历史的联系,最终决定回归田园,过上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与历史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