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肆荡潏,海风惊簸扬。
蛟鼍屹如山,吞舟雄吻张。
泉南有客值荼毒,船中金珠量斗斛。
捐躯竟入无底渊,招魂不来仰天哭。
深闺少妇二八年,蓬首何曾较丑妍。
鸳鸯树上黯朝日,蝴蝶花间愁暮烟。
海波歘翕如鼎沸,鼓怒杀人何日巳。
妾心誓欲诉皇天,愿遏奔流作平地。
儿今长大奉母慈,贞孝一门咸见推。
吁嗟碌碌同草木,国史几人名姓垂。
海水肆荡潏,海风惊簸扬。
蛟鼍屹如山,吞舟雄吻张。
泉南有客值荼毒,船中金珠量斗斛。
捐躯竟入无底渊,招魂不来仰天哭。
深闺少妇二八年,蓬首何曾较丑妍。
鸳鸯树上黯朝日,蝴蝶花间愁暮烟。
海波歘翕如鼎沸,鼓怒杀人何日巳。
妾心誓欲诉皇天,愿遏奔流作平地。
儿今长大奉母慈,贞孝一门咸见推。
吁嗟碌碌同草木,国史几人名姓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陈节妇的女子在面对海难时的坚韧与悲壮。开篇以“海水肆荡潏,海风惊簸扬”描绘出海面的动荡不安,紧接着“蛟鼍屹如山,吞舟雄吻张”形象地展现了海中生物的凶猛,营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
接着,诗人转向对陈节妇个人命运的叙述,“泉南有客值荼毒,船中金珠量斗斛。捐躯竟入无底渊,招魂不来仰天哭。”通过对比陈节妇和船中财宝的命运,突出了她高尚的牺牲精神。她的牺牲虽未得到应有的哀悼,却展现了她超凡脱俗的品质。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陈节妇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深闺少妇二八年,蓬首何曾较丑妍。鸳鸯树上黯朝日,蝴蝶花间愁暮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陈节妇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以及她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陈节妇精神的赞美,“海波歘翕如鼎沸,鼓怒杀人何日巳。妾心誓欲诉皇天,愿遏奔流作平地。”她的心愿是阻止海难,保护家人,这种超越生死的爱与勇气令人动容。同时,诗人也感叹于陈节妇平凡而伟大的生活,希望她的名字能被历史铭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不仅展现了陈节妇个人的英勇与牺牲精神,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女性美德的推崇,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两山夹沧江,拍浮若无根。
利石侔剑戟,风涛相吐吞。
维天设巨险,为今国东门。
试将一卒守,坚若万马屯。
我来犯清晓,天空霜露繁。
列宿森在列,北斗峭可援。
江光合海气,溟涬神攸存。
俯视不敢唾,中有蛟龙蟠。
浮图者谁子,高居凌风幡?
下见渡口人,扰扰蜂蚁喧。
愧彼超世士,去去将何言。
豁达两河口,前与黄河通。
高岸忽斗折,清淮汇其中。
甘罗城在南,韩信城在东。
一为秦人英,一为汉家雄。
人生有不死,所贵在立功。
方其未遇时,鹿鹿何异同。
时命苟未会,丈夫有固穷。
舍舟登高防,岁暮百草空。
坡陀陇亩间,一二老弱翁。
遗迹不可问,但见荒榛丛。
行行重回首,目断双飞鸿。
好画谁如莘枣强,堕马折肱犹未忘。
何年写此寒林趣,精绝未数左手王。
屋里何人坐吹笛,似是南昌郡中客。
曲终朔雪忽飞来,开门满树梅花白。
后皇有嘉树,受命生南国。
谬承雨露恩,结根非一日。
如何游闲子,攀条摘其实。
一摘已自伤,况乃再三摘。
清霜凋绿叶,荣枯良未测。
¤
薄游上东门,南望青山阿。
松柏郁苍苍,绝顶亦嵯峨。
中有避世者,存身养元和。
我欲求其人,年岁空蹉跎。
驱车寻归路,延目望三河。
古来节侠士,孤坟蔽蓬科。
杀身不成仁,倏如飞鸟过。
宛转采芝曲,令人生叹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