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髯寒夜语喃喃,半醉灯前落影三。
客邸乡音歌白雪,瓦瓶春色酿黄柑。
如禅未解寻因果,似路谁先得指南。
此日诗坛无李杜,望旗衔璧几人甘。
掀髯寒夜语喃喃,半醉灯前落影三。
客邸乡音歌白雪,瓦瓶春色酿黄柑。
如禅未解寻因果,似路谁先得指南。
此日诗坛无李杜,望旗衔璧几人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寒冷夜晚围坐灯下,畅谈诗歌的情景。首联“掀髯寒夜语喃喃,半醉灯前落影三”,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夜饮酒谈诗的场景,通过“掀髯”、“半醉”等细节,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诗意氛围。颔联“客邸乡音歌白雪,瓦瓶春色酿黄柑”,将谈话内容巧妙融入诗句中,以“白雪”比喻高洁的诗歌,以“黄柑”象征友情的甜美,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和友谊的深厚情感。
颈联“如禅未解寻因果,似路谁先得指南”,运用了禅宗和行路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和理解的深入思考,以及对指引和启发的渴望。尾联“此日诗坛无李杜,望旗衔璧几人甘”,则以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追忆,暗示当前诗坛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达到前辈高度的无奈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诗歌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状态的反思和对诗歌历史的敬仰。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苾刍闻香十年已,尝有寄缄乌有里。
秪从人家诵卷轴,千里何殊相晤语。
云萍踪迹不可呼,眼外之人疑老矣。
今年秋暑我床榻,脾病困顿未能理。
黄昏短刺堕枕前,不倩人扶揽衣起。
吹灯相照见瘦玉,人与清诗正堪儗。
僧中此老古或有,超然已觉今维此。
翻经石上月纷纷,半是微哦细吟耳。
我持此癖七十年,满地江湖俟知己。
传杯夜屋破蚊蚋,且略无生谈赋比。
杭州官府尚多贤,当面参寥惜无与。
脚縢之下自有地,不作窗蜂苦钻纸。
斯文有契属老境,频往频来自伊始。
白头接膝无百年,人生岁月如流水。
十年六月十五望,昏时月出当巽向。
初从地中已遭蚀,妖蟆大吞魄俱丧。
辗空渐高已半露,黑气轮光两相荡。
其色昏昏赤如血,荧惑红芒近仍抗。
老夫茫茫不识占,但称怪事惊还怅。
未闻官府行护典,太史岂遗还弗谅。
不食而食天自愆,人未容知未容让。
不如买酒洗此月,一洗千年永无恙。
何侯丘壑填胸臆,醉来泼尽金壶汁。
江南一片好风光,远淡近浓天只尺。
木兰舟小煖浪轻,草亭春尽啼流莺。
人生行乐漫何事,明日落花风雨声。
老怀尽有伤春意,载酒登临忘归去。
对画题诗正送君,都城聚首知何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