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欲多折,要傍小瓶开。
不知香在手,更觅一枝来。
游人欲多折,要傍小瓶开。
不知香在手,更觅一枝来。
这首诗《十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人对花的喜爱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游人欲多折,要傍小瓶开。” 开篇即点明了游人的行为——他们想要多摘一些花,以便能够将它们放置在小瓶中欣赏。这里不仅描绘了游人的行为,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占有欲。
“不知香在手,更觅一枝来。”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当游人手中已经握有花朵时,他们却仍然不满足,继续寻找更多的花朵。这不仅是对物质欲望的描述,更是对人类内心深处对于完美、对于更多、对于不断追求的本性的一种揭示。诗人通过这种看似简单的场景,探讨了人类对于幸福与满足感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背后的复杂心理。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反映了人性的普遍特征,具有较强的哲学思考价值。
金人青莲宇,乃在白云里。
久与名僧期,乘閒却来此。
入门闻经梵,絓壁见巾履。
落涧泉影红,侵廊藓花紫。
海天正南豁,一望见千里。
独树川上浮,孤烟岛边起。
予生况多暇,所性乐山水。
真赏非外求,冥心巢居子。
桂水秋风高,扁舟过蘋末。
西来佳公子,袖拂湟川月。
公子芳年狐白裘,抱琴来访丹山丘。
云边举手笑相揖,淩云意气横清秋。
高谈雅论倾四座,自言曾到燕山游。
雪中射虎随飞将,原上呼鹰从列侯。
酒酣驰向城南猎,腾身飞鞚轻一瞥。
赤手获得千年狐,路人纵观誇勇捷。
卿家严君谁得如,湘南昔日专城居。
将门有将今复见,见此沧波明月珠。
明珠白璧相照耀,知音更学丝桐妙。
传得吴侬《子夜歌》,弹为楚客《阳春》调。
尔有吴越思,言之使我迷。
罢琴惆怅孤月落,哀猿老树临双溪。
他年同泛山阴雪,听尔琴中《乌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