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冯刑部索书册·其一》
《冯刑部索书册·其一》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仙吏县鱼挟佩赊,棘槐日仄出西衙。

起笼綵辔垂归马,独抱丹书坐落花。

笑向烛边求缓议,泣从车下发深嗟。

致君有术宁遗此,莫认萧曹但法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冯刑部的官员请求获取书籍的情景,充满了对权力与知识的渴望,以及在官场中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首句“仙吏县鱼挟佩赊”,以“仙吏”形容冯刑部的高洁与超凡脱俗,同时暗示其地位之尊贵。县鱼象征着官场的琐碎事务,挟佩则表明他身负重任,忙碌于政务之中。这一句通过对比,凸显了冯刑部在繁忙公务之余对知识的渴求。

接着,“棘槐日仄出西衙”,描述了冯刑部结束一天的工作,离开官署的情景。棘槐代表官府的严肃与庄重,日仄则暗示时间已晚,形象地展示了官场生活的紧张节奏。

“起笼綵辔垂归马”,描绘了冯刑部结束一天工作后,准备归家的场景。起笼彩辔,意味着他卸下官场的繁重,回归个人生活。垂归马则进一步强调了归家的宁静与放松。

“独抱丹书坐落花”,通过“独抱丹书”表现了冯刑部在归途中仍不忘学习,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坐落花”则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暗示了他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笑向烛边求缓议,泣从车下发深嗟”,这两句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面对烛光,冯刑部似乎在寻求与友人的深入讨论,流露出对知识交流的渴望;而当车轮滚动,离家渐远时,他不禁发出深深的叹息,可能是在感慨官场的不易与个人生活的孤独。

最后,“致君有术宁遗此,莫认萧曹但法家”,表达了冯刑部对实现治国之道的决心与信念。他不仅追求个人的知识与成长,更致力于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这句诗体现了他对权力与责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冯刑部在官场与个人生活中的复杂心态,以及他对知识、权力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漫题(一作歌)

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
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莲峰便作碑。

(0)

华(一作花)下二首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关外风昏欲雨天,荠花耕倒枕河壖。
村南寂寞时回望,一只鸳鸯下渡船。

(0)

贺翰林侍郎二首

太白东归鹤背吟,镜湖空在酒船沈。
今朝忽见银台事,早晚重征入翰林。
玉版征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
文星喜气连台曜,圣主方知四海安。

(0)

月下留丹灶(有序)

月下留丹灶,坛边树羽衣。
异香人不觉,残夜鹤分飞。
朝会初元盛,蓬瀛旧侣稀。
瑶函真迹在,妖魅敢扬威。

(0)

洛阳咏古(一作胡曾诗)

石勒童年有战机,洛阳长啸倚门时。
晋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预知。

(0)

次韵 其二

野人住处无车马,门外蓬蒿抵树高。
石脚云生三伏雨,屋头松撼五更涛。
田园入画真堪笑,薪水供厨只自劳。
匣底豪曹苔欲满,夜来忽作老龙号。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