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韩持国》
《答韩持国》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知公尚忆洛城中,醉里穿花满袖风。

花亦有知还有恨,今为红药主人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chíguó
sòng / wángānshí

zhīgōngshàngluòchéngzhōngzuì穿chuānhuāmǎnxiùfēng

huāyǒuzhīháiyǒuhènjīnwèihóngyàozhǔrénwēng

翻译
我知道您还记得洛阳城中的时光,那时您酒醉穿行在花丛中,花瓣随风满袖飘香。
花儿也有感知,它们心中怀有遗憾,如今您已成为红药的主人。
注释
知公:知道您。
尚:还。
忆:记得。
洛城中:洛阳城中。
醉里:酒醉时。
穿花:穿过花丛。
满袖风:花瓣满袖随风飞舞。
花亦有知:花儿也有感知。
还有恨:心中怀有遗憾。
今:如今。
为:成为。
红药主人翁:红药的主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答韩持国》。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对洛阳城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花事物间有知有恨的哲思。

“知公尚忆洛城中”,这里的“知公”指的是诗人自己,即王安石,而“尚忆洛城中”则表明他依旧记挂着洛阳城。在这座城市里,作者可能经历了很多重要的人生事件,因此对它有深厚的情感。

“醉里穿花满袖风”,这一句描绘了一种宴游的场景。诗人在酒意朦胧中漫步于繁花之中,他的衣袖因轻拂过花瓣而带上了花香,这里的“风”字暗示了春日里微妙的气息。

“花亦有知还有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万物都蕴含情感的哲学思考。他认为,即便是花朵,也似乎具有某种程度的情感和遗憾。这反映出诗人对世界万物皆有灵、互相感通的一种浪漫主义思想。

“今为红药主人翁”,最后两句则转向了现实,提及到诗人现在的处境。他可能在担任某个与“红药”有关的职务,如医官或掌管药物之类的工作。这里的“主”字暗示了一种责任感,“翁”则是对自己谦逊的称呼,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角色有一定的自觉和认知。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还融入了对于生命、自然以及社会角色的深刻思考。这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作为政治家对于责任与使命的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石林为金道远赋

鹤发仙翁匪石心,何年曾种石为林。

参差玉树参天秀,礧砢云根入地深。

雨干有苔常带润,月枝无叶自成阴。

季伦当日何曾见,铁网徒劳海底寻。

(0)

题江村片雨图

斜日江村外,苍茫片雨秋。

披图忽相忆,曾上岳阳楼。

(0)

题黄龙洞

湖州城北山如画,闻有黄龙宅上头。

六月林峦常带雨,四时风物总成秋。

云根下伏千年洞,岩窦中藏百丈湫。

昭代于今崇秩祀,只将明德答神休。

(0)

友竹轩

伐木久辍响,谷风遂成诗。

友道已不古,况复叔世时。

耳馀亦搆隙,寄䘵良可知。

君看友竹轩,为事岂好奇。

择交逮草木,此意诚足悲。

管鲍不可作,吾将谁与归。

(0)

题杏花白头公小画

曲江池上踏残红,十载春风似梦中。

误向花前听啼鸟,不知身是白头公。

(0)

题吴节妇诗卷

四海归无地,一身从所天。

白头终一死,青史可千年。

素节冰霜凛,高名日月悬。

纷纷圭组客,泯没欲谁怜。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