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金陵三首·其二》
《怀金陵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0)
注释
璧月:明亮如璧玉的月亮,形容月光皎洁。
琼枝:珍贵如美玉的树枝,比喻美好的事物。
秦淮半已:秦淮河的一半。
掠荒榛:被荒草覆盖,形容景象荒凉。
临春阁: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繁华的景象。
翻译
那明亮如璧玉的月亮和珍贵如美玉的树枝已经不再提及,
秦淮河一半的风光已被荒草覆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金陵春景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的感慨。

“璧月琼枝不复论”,璧月指的是璀璨如月的花朵,琼枝则是形容树枝光滑坚硬的美好。这里暗示着过去金陵的繁盛景象已经不再被提及,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不复存在。

“秦淮半已掠荒榛”,秦淮指的是长江中游的一段,半已掠荒榛则是说一半的水域已经变得荒凉,水草丛生,不再有往日的光景。这两句交织出一个曾经繁华而今朝凋零的情境。

“清溪天水相澄映”,这里却转换了画面,描绘了一幅清新的山谷溪流与天空相互辉映的美丽景象。澄映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既形容了溪水的清澈,也描绘出了天水之间的和谐统一。

“便是临春阁上魂”,临春阁作为一个具体的地标,它在这里代表着诗人心中对于金陵往昔岁月的留恋。诗人的灵魂似乎徘徊于这个地方,无法忘怀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金陵历史变迁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张耒在宋代以其婉约词风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沉的历史感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八

杨柳阴中啼杜鹃,梧桐枝上噪玄蝉。
篇章满眼无人会,赢得诗翁取意编。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三

古木阴阴六月凉,幽花藉藉四时香。
丝桐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

争春桃李太匆匆,随手飘零逐晓风。
冰雪不侵尘不污,可人惟有岁寒松。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二

飞花数点雨初歇,啼鸟一声春正长。
读罢黄庭了无事,旋安银叶试炉香。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九

纷纷眼底正争驰,我独冥心绝五綦。
说与傍人俱不信,故山惟有白云知。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五

恰则梅边春意萌,困人天气又清明。
炉熏茗碗北窗下,卧听绵蛮黄鸟声。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