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女三千人,一一盼阳春。
花开不见日,愁绕翠蛾颦。
君王雨露在一身,那得遍洒东门尘。
君不见赵家姊妹玉不如,昭阳乍亲椒殿疏,何况增成班婕妤。
汉女三千人,一一盼阳春。
花开不见日,愁绕翠蛾颦。
君王雨露在一身,那得遍洒东门尘。
君不见赵家姊妹玉不如,昭阳乍亲椒殿疏,何况增成班婕妤。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阳春曲》描绘了一幅宫中女子期盼春天的场景。"汉女三千人,一一盼阳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宫中众多宫女对春天的渴望,暗示了她们生活的单调与期盼。"花开不见日,愁绕翠蛾颦",通过描绘花朵虽开却无阳光照耀,以及宫女们愁眉紧锁的神情,表达了她们内心的孤寂和哀怨。
接下来的诗句"君王雨露在一身,那得遍洒东门尘"暗指君王的恩宠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宫女们的希望犹如春雨般难以普降。"赵家姊妹玉不如"引用赵飞燕姐妹的典故,暗示宫中的美女如玉,但即使像赵飞燕那样初得宠爱,也会因时间推移而被冷落,比如昭阳宫的亲近疏远。最后以班婕妤自比,进一步强调宫女们的命运如同班婕妤,即使才情出众,也难逃被遗忘的命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宫廷生活中女子的无奈与悲凉,寓言深刻,情感深沉。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
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
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算枉了、双眉长恁皱。
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
看丘陇牛羊,更辨贤愚否。且自栽花柳。
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
幽居百无营,孤坐若假寐。
根尘两相接,逆流就一意。
意念纷无端,中止不及地。
寂然了无觉,乃造真实际。
百川入沧溟,众水皆一味。
止为潭渊深,动作涛澜起。
动止初何心,乃遇适然耳。
吾心未尝劳,万物将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