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生丛石里,根孤地寒阴。
上倚崩岸势,下带洞阿深。
奔泉冬激射,雾雨夏霖浮。
未霜叶已肃,不风条自吟。
昏明积苦思,昼夜叫哀禽。
弃妾望掩泪,逐臣对抚心。
虽以慰单危,悲凉不可任。
幸愿见雕斫,为君堂上琴。
桐生丛石里,根孤地寒阴。
上倚崩岸势,下带洞阿深。
奔泉冬激射,雾雨夏霖浮。
未霜叶已肃,不风条自吟。
昏明积苦思,昼夜叫哀禽。
弃妾望掩泪,逐臣对抚心。
虽以慰单危,悲凉不可任。
幸愿见雕斫,为君堂上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崎岖丛石之中的孤桐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想。诗中“根孤地寒阴”、“上倚崩岸势”等句子,从侧面描绘出孤桐坚韧不拔的生存状态,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坚强与孤独。
“奔泉冬激射,雾雨夏霖浮。”这两句通过对四季自然现象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情趣和动感,同时也映衬出孤桐在不同季节中的生机与活力。
“未霜叶已肃,不风条自吟。”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独立自好的境界,表现了孤桐不随波逐流、坚守本色的品格。
接下来的“昏明积苦思,昼夜叫哀禽。”表达了诗人对远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不尽如人的哀叹,情感上升到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最后,“弃妾望掩泪,逐臣对抚心。”这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表达了对逝去之事的无奈与悲凉,以及对于现实境遇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孤桐这一自然景象,寄寓了诗人深邃的情思和复杂的情感,是一篇情感丰富、意蕴深长的山水田园诗。
孟冬天日佳,携筇事閒阅。
南山遮我前,苍翠如可掇。
春峦多秾姿,寒厓更修洁。
僧寮旧所憩,信足任登涉。
纵观大海涛,幽愤寄一泄。
野菊覆澄潭,掬手漱芳冽。
我友甘沉冥,情欢在曲蘖。
扫石代班荆,举杯承落叶。
醉舞影傞傞,拂袖乱黄蝶。
昔闻红树村,访近靡遗孑。
缅怀多感慨,先后复同辙。
归途勿踌躇,落日衔山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