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薇郎。
才闻阙下徵书急,已觉回朝草诏忙。
白马似怜朱绂贵,綵衣遥惹御炉香。
多惭十载游梁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薇郎。
才闻阙下徵书急,已觉回朝草诏忙。
白马似怜朱绂贵,綵衣遥惹御炉香。
多惭十载游梁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所作,名为《寄右省李起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处境的感慨。
“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薇郎。”这里运用了鸟语花香的意象,通过“鸳行”和“雁行”的接续,表达了诗人想要传递信息或是情感的渴望。紫薇郎可能指的是某位贵族女性,或是象征着高贵的对象,而“双拜”则显露出对这位女性的尊敬之情。
“才闻阙下徵书急,已觉回朝草诏忙。”诗人紧接着表达了对官方文书的仓促接收和处理,这里的“阙下”指代宫廷或是朝廷,而“徵书”则可能是某种命令或者通知。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出一种急迫且繁忙的氛围。
“白马似怜朱绂贵,綵衣遥惹御炉香。”这里诗人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细腻的情感。“白马”与“朱绂”的对比突显了珍贵,而“綵衣”则是皇室特有的服饰,“御炉香”则是宫廷生活的象征。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出诗人对于高贵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我多惭十载游梁客,未换青襟侍素王。”诗人表达了自我反思的情绪,“十载”意味着长时间的漂泊,而“游梁客”则是指自己作为旅客的身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能侍奉“素王”的遗憾,这里的“青襟”可能象征着普通百姓或是较低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高贵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漂泊不定的无奈和自我反思的情感。
人间何处无春风,春风好处山林中。
我与龄叟心事通,去年雪外来共松炉红。
梅花窗下今日还相逢,铿然者谁敲竹筇。
吾友月峤勤相从,拍手一笑意气同。
各馔所有留从容,丛盘簇豆异味重。
倾壶倒榼新篘浓,瀹我以茶鼎之芳茸。
战我以诗笔之铦锋,浮生谁能百岁终。
世变翕忽云飞空,乌轮无情已下舂。
白鸟翩翩投前峰,归兴浩浩舞而东,醉中无语可谢两主翁。
有美一人来自东,与儿洵约西游同。
谓闻古越多胜迹,庶可洗眼开心胸。
窆石亭空思禹迹,飞翼楼高忆蠡功。
过司马寓第,如见涑水叟。
入稽山书院,如见晦庵翁。
东山则想谢太傅之雅量,上虞则感李参伯之孤忠。
读范老堂记则怀憩堂于出守,问祈国里曲则想持帽于方童。
伟哉圣贤所森布,关乎名教无终穷。
彼柯亭之烟竹,兰亭之觞水。
剡溪之雪舟,邪溪之樵风。
虽非本色□慕羡,然亦馀兴相迎逢。
盍陪簦笠风雨外,固异萍梗江湖中。
八十一岁汝我惧,二百里近我汝容。
目而送之岂漫往,归以复我将谁从。
滔滔世变犹古道,修竹可竹两人龙。
《送洵之越》【宋·陈著】有美一人来自东,与儿洵约西游同。谓闻古越多胜迹,庶可洗眼开心胸。窆石亭空思禹迹,飞翼楼高忆蠡功。过司马寓第,如见涑水叟。入稽山书院,如见晦庵翁。东山则想谢太傅之雅量,上虞则感李参伯之孤忠。读范老堂记则怀憩堂于出守,问祈国里曲则想持帽于方童。伟哉圣贤所森布,关乎名教无终穷。彼柯亭之烟竹,兰亭之觞水。剡溪之雪舟,邪溪之樵风。虽非本色□慕羡,然亦馀兴相迎逢。盍陪簦笠风雨外,固异萍梗江湖中。八十一岁汝我惧,二百里近我汝容。目而送之岂漫往,归以复我将谁从。滔滔世变犹古道,修竹可竹两人龙。
https://shici.929r.com/shici/6kecg8ieG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