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屏迹三首·其二》
《屏迹三首·其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0)
注释
晚起:起床较晚。
家何事:家中有什么事情。
无营:无人照管。
转幽:变得更加清静。
竹光:竹林的光影。
团野色:映照野外景色。
舍影:房屋的倒影。
漾江流:在江水中摇曳。
失学:孩子们不上学。
从儿懒:孩子因此懒散。
长贫:长期贫困。
任妇愁:让妻子感到忧虑。
百年:一生。
浑得醉:只求能畅快饮酒。
一月:一个月。
不梳头:懒得梳理头发。
翻译
晚起时家中有何事,无人打理反而更显清幽。
竹林的光芒映照着野外的景色,房屋的倒影在江水中荡漾。
因为孩子们不上学变得懒散,长期的贫困让妻子倍感忧虑。
一生忙碌只为能畅饮,一个月都懒得梳理头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无奈。开篇“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两句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又不免带点消极的情境,似乎表达了诗人因年龄增长而日渐减少外出活动,只能在家中四处漫步的状态。"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竹林中的阳光和野地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而房屋的倒影映照在水面上,流动不息,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超然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氛围。

然而,随后的“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则显露出诗人对个人经历和家庭状况的反思。"失学"可能指的是诗人未能实现仕途的理想,而是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学业;"长贫"则直接揭示了他的贫困状态,"任妇愁"则表明这份贫穷也让家中的女性成员——很可能是他的妻子或其他女眷——感到忧虑。

最后两句“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则更加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百年浑得醉"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一生苦难的无奈,想要借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而“一月不梳头”则可能是由于贫困和生活的压力,导致日常的个人卫生和仪容都被忽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家环境和个人的生活状态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感倾向。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嘲殷周二主考联

殷鉴不远;周德既衰。

(0)

嘲某巡抚筹办妓捐联

大中丞借花献佛;小女子为国捐躯。

(0)

集字联

目揽九流修向录;情游万古得彭年。

(0)

集字联

小有清闲,抱弦怀古;随其时地,修己观人。

(0)

挽张百熙联

大地转文明,却教奎宿下临,司北斗尚书之职;

遗风存越秀,愿借方言各体,写南疆堕泪之碑。

(0)

挽张百熙联

继罗胡曾左诸臣而起,辟成学界康衢,天语鉴勤劳,应使前贤让席;

集英法德俄四国之文,张我大同盛治,人伦失师表,岂惟亲炙衔哀。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